雙季槐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雙季槐有什么用處?我想許多人更是滿腦子的問號。下面我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你的疑問。雙季槐顧名思義,就是一年能產出2次槐米的槐樹(一般槐樹每年只產一次槐米),所謂槐米就是槐花的花蕾階段。
說起雙季槐,那必須要提到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這里是雙季槐的誕生地,雙季槐就是在這里研發培育出來的。雙季槐的研究培育人就是鹽湖區三路里鎮溝東村的雷茂端。
雷茂端,1978年高中畢業后,先在村里當民辦教師,后被安排在林業隊里種植果樹。實行生產責任制后,他承包了集體40畝果園,想借山西5號蘋果脫貧致富。但萬沒想到,果樹剛剛掛果,就因天旱少雨而被泛濫的根腐病扼殺在搖藍里。
面對困境,雷茂端苦思冥想,不斷自問:難道山里人就不能擺脫干旱的制約嗎?
一天,他望著漫山遍野的自生槐樹突發奇想:我們這里的槐樹挺立懸崖,郁郁蔥蔥,經霜傲雪,生生不息。而槐米又是極缺的中藥材,它富含的蘆丁成分是心血管病的克星。如果我們能將其改良培育成耐脊薄、耐嚴寒、抗干旱,同時具有早果、多果、豐產的優良樹種,不就成了發財之樹了嗎?
有了想法,說干就干,雷茂端開始了試驗。2001年8月的一天,雷茂端猛然發現實驗田里有一棵已經采摘過槐米的小槐樹上,又長滿了小槐米穗……
“難道它真能產兩季槐米嗎?”雷茂端喜出望外。
從那天起,他寸步不離,一邊觀察,一邊記錄,期待著它能成為一個新的品種。直到9月下旬,那株槐樹的第二季槐米終于收獲。
但人們都說:“這只是偶然現象,絕對不會成功的。”
雷茂端卻從偶然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他想:“什么品種都是從偶然中發現的,我就不信,有了第一棵,還沒第二棵、第三棵?”
他立即把那棵樹上能作為“接穗”的枝條全部削下來,“高接”到自己“退耕還林”的國槐上,一共接了十二棵樹。
2002年,這十二棵被“高接”的新品種又都生產了兩季槐米。第一季是七月十五日前后,第二季是九月下旬。
希望越來越大,信心越來越足。
歷經十多年苦心研究,雷茂端終于培育出一年能產兩季槐米的“雙季槐”,較原來國槐收入提高了30倍。“雙季槐”被山西省林業廳鑒定為新品種,被第十二屆楊凌農業高新科技博覽會列為向全國推廣的農業科技新技術、新產品、新項目,雷茂端也榮獲“中國農村改革百名優秀人物”等榮譽稱號。
2009年,他被選為村委主任后,大抓“雙季槐”推廣工作,全村栽培面積多達5000畝。到2012年,退耕還林嫁接的1700畝已經進入盛果期,全村僅雙季槐這一項收入就達450萬元,人均7500多元。
發展雙季槐,既可以擴大綠地面積,又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是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緊密結合的“雙效”樹種。雙季槐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鹽湖區10余萬農民的致富發家樹,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長久以來,雙季槐銷售主要依靠客商收購。近年來,槐米市場的表現差強人意。自從2016年產新后,槐米價格就一直在低位徘徊,今年槐米第二季產新價14元/kg。“量大,行情不好”,“采收積極性不高”,成了槐米市場行情的關鍵字眼,個別產區的槐米甚至無人采摘,生生長成了滿樹白花,如此景象在前些年簡直不可想象。面對這種局面,很多人紛紛將銷售途徑轉向線上交易。
2017年,鹽湖區政府經多方調研,聯合網庫集團共同打造了中國雙季槐產業網,以鹽湖區雙季槐產業為依托,以網庫產業大數據為抓手,服務于雙季槐產業鏈上下游所有企業,借此幫助農戶開展互聯網線上交易。
對于雙季槐產業網的上線,鹽湖區委書記王吉敏評價說,網庫集團作為一家專業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機構,經驗豐富、實力雄厚,希望通過這次雙方交流與溝通,找到最佳的合作方式,把鹽湖區的優質農產品通過網庫的電子商務平臺加以打造和聚集,擴大鹽湖區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通過雙方的共同攜手,優勢互補,在為地方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為企業自身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取得更大業績。
針對雙季槐發展面臨的瓶頸,網庫集團鹽湖基地立即在線上線下同時開展推廣工作。首先,運營自媒體及各大B2B平臺,通過互聯網提高雙季槐知名度;其次網庫以舉辦相關研討會、培訓會等方式方法,積極引導企業、合作社以及種植戶運用網庫的電子商務平臺加以打造和擴大自身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進一步打開銷路;同時網庫還借力一系列線下大型活動,如第八屆運城舜帝德孝文化節、第二屆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等活動,充分開展線下宣傳活動,提高雙季槐在社會上的知名度;最后,鹽湖基地還將利用網庫在各地落戶的230個基地,整合全國的產業資源,這樣可以使與該產業相關的稅收、就業和大數據資源都留在鹽湖當地,避免傳統電子商務模式下的稅收流失。
今年10月21日,鹽湖區區長李哲前往龍居鎮政府,與南城辦、王范鄉、席張鄉、金井鄉、三路里鎮、龍居鎮等鄉鎮辦負責人就如何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進行座談交流。座談會上,李哲指出,各鄉鎮辦要結合各自實際,明確主攻方向,不等不靠,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逐步形成各鄉鎮特有的主導產業。要積極與網庫集團這樣的B2B電商企業對接,利用好中國雙季槐產業網的平臺,打破中間環節,降低物流成本,讓老百姓能最大程度的受益。
一縣一城,一產一品,城如何放大產的效應,產如何為城帶來更大經濟活力。運城鹽湖區的決策者牢牢把握時代風向,將自己的特色產業雙季槐搭上互聯網科技的快車,成功有效地借助網絡平臺來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并將區域特色無限放大,變成全國特色乃至世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