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樓是一種喜陰、喜溫暖、怕低溫、怕霜凍的藥材,你這個藥材種植基地海拔比較高,現在這個季節早晚溫差大,雨天晴天的溫差更大,你一定要注意好好管理,該蓋地膜的時候一定不能偷懶,要是因為管理沒跟上導致藥材減產就不劃算了”。近日,咸宜鎮科技特派員對該鎮各中藥材種植基地的藥材生長情況進行了查看,并實地指導種植戶關于中藥材種植的相關技術。
據了解,今年以來,該鎮積極響應精準扶貧,在中藥材的收購價格普遍回升的情況下,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高山偏遠地區貧困戶種植中藥材,并積極組織、安排鎮科技特派員外出學習中藥材種植技術和竅門,為群眾解決技術跟不上的難題,切實幫助種植戶增加收入。
“我開始種中藥材的時候,就是因為不了解中藥材的生長習性,全憑借以前種莊稼的經驗,導致當年中藥材大面積絕收,從那以后我就害怕種植藥材了,把種植基地從原來的20多畝減少到10多畝,還因此欠下了很多錢。”雙豐村中藥材種植戶鐘孝和說,在科技特派員們的技術指導下,如今他藥材基地規模增加到了50畝,成熟上市后,毛利潤應該可以達到14萬元左右。
據悉,截止目前,該鎮共有大型中藥材種植基地7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6個。其中, 2017年新發展貧困戶中藥材種7戶,種植面積40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