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季度,珈和科技發布《2019年蕾薹期、初花期全國部分地區油菜長勢指數報告(第一期)》,該報告詳細闡述了全國六省部分地區油菜蕾薹期、初花期的長勢情況。
農作物產量是農業生產者最關心的指標,通過農作物當前長勢情況可直接預測本年的產量水平,但由于農作物生產形勢復雜,長勢的評價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
鑒于此,珈和科技成立油菜指數研究院,旨在集合不同單位及專家的各類數據源,利用各行業調查分析的實踐經驗,創建農作物長勢的評判指標,達到多方論證、相互補充的目標。研究院專家組包含油料、農業、氣象專家,成員單位公司業務涵蓋農業、遙感、期貨、統計調查行業。
下面是油菜指數報告的主要內容,報告內容采用了衛星遙感的宏觀調查數據、實地考察和樣本農戶抽樣調查的微觀數據,并將不同來源、不同維度的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體現了天地合一,相互印證的效果。報告更多詳情可搜索珈和遙感(www.datall.cn)。
珈和科技開發的珈和遙感論壇,具有展示農作物遙感分布、長勢、氣象、實地調研等數據展示和綜合分析功能,并提供各農業、遙感專家在線撰寫相關報告、發帖功能,供用戶進行互動、學習交流、咨詢問答等,本次指數報告的部分數據也會在珈和遙感中有所體現。
一、油菜種植分布遙感監測
油菜指數研究院通過對全國油菜主產區的分析,挑選出六省作為本次油菜長勢指數的工作調研區域。
通過遙感技術,提取出六省部分市州2018年度、2019年度的油菜分布區域。油菜最佳遙感監測時期為油菜盛花期,長江流域地區油菜盛花期主要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下圖是兩年各地區的油菜面積變化。
二、2019年油菜蕾薹期、初花期長勢指數概述
截止至2019年3月20日,油菜指數研究院對部分油菜主產區進行油菜的長勢監測,結合遙感、實地調研、氣象數據,多角度綜合計算2019年部分長江流域油菜長勢指數,指數值越高,反映當地油菜長勢越好。
江漢平原及緯度較低地區油菜指數高于其他區域
地域之間相比,江西(宜春)、湖南(常德、長沙、衡陽)、云南(臨滄)、湖北江漢平原地區的油菜長勢指數較高,即油菜長勢較其他地區好。
與上年同期相比,四川眉山、湖南衡陽、湖北仙桃的油菜長勢指數增長幅度較大,長勢好于上年,這些地區油菜的單產具備較好的生產潛力,產量高于去年的可能性較大。
三、2019年油菜長勢分析
遙感植被指數監測分析
基于油菜分布遙感解譯區域,提取2018年和2019年油菜蕾薹期的歸一化植被指數。數據顯示:云南、江漢平原油菜調研區的歸一化植被指數比總體水平略高。一是因為江漢平原地區地理條件較好,適宜油菜生長,二是緯度低的地區油菜生育期較早。
實地調研分析
油菜指數研究院實地調研團隊于2019年3月1日至3月15日,到各油菜產區開展實地調研。對實地調研數據統計分析發現,緯度越低,油菜的各項指標值越高,植株高度越高,生育期越接近成熟期。下面是具有代表性的實地調研數據。
油菜生長氣象分析
從氣象條件考慮調查區的油菜生長環境,截止至2019年3月20日,大部分地區2月的氣象適宜度均普遍較低,氣象條件并不是很好,3月氣象適宜度有所好轉。
今年2月中下旬,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持續低溫陰雨,導致了部分地區油菜生長緩慢,生育期推遲。到了3月,晴好天數明顯增多,日照時數偏多;降水量基本正常。
從氣溫考慮,2019年2、3月總體氣溫沒有出現異常波動,氣溫多處在油菜蕾薹期、初花期生長發育所需氣溫范圍內,氣溫條件比較適宜。
四、 2019年油菜生長形勢展望
油菜指數研究院經過實地調研、遙感監測、氣象分析后得出,各地油菜的遙感植被指數、植株外觀性狀與相應的物候期水平差異甚小,2月下旬多陰雨天氣,推遲油菜的生育進程;3月氣象條件轉好,適合當前物候期油菜的生長。
在當前良好環境下,建議做好后期油菜花期、角果期(產量形成關鍵)的田間管理,有望提高油菜生產力。后期不遇異常氣象病蟲災害,今年油菜產量將是一個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