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作為人體必需的15種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癌、抗衰老、解除重金屬毒害等重要作用,由于其不能在人體自行合成制造,只能從食物中獲取,因此食用富硒產品成為人們健康飲食的首選。富硒農產品開發作為自治區農業提升重大工程和新興產業,是廣西發展健康農業、長壽農業、幸福農業,“富民強桂”的重要抓手。
在2015年通過采集檢測各地土壤、農產品,了解了柳州耕地土壤及農產品富硒資源分布情況的基礎上,2016年《柳州市富硒稻米開發項目》(柳財預〔2016〕236號,)投入總經費30萬元,以開發天然富硒農產品為基本導向,指導基地土壤天然硒含量較高的柳江縣成團鎮禾安水稻專業合作社與雙優大米農民專業合作社,柳城縣禾陽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和鹿寨縣中明專業合作社進行富硒稻米的開發示范與認證。合作社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生產,統一品種(常規稻)、統一管理,采取農機農藝(工廠化育秧+機播機插+機收)+測土配方施肥+冬種綠肥(紅花草)技術集合生產富硒稻米。
有機硒肥“健硒保”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噴施時期以抽1/3穗期為最佳,目前的技術水平硒肥的施用次數已從原來的2-3次簡化為1次,大大減少了人工的投入。6月28日,柳江雙優大米合作社富硒水稻種植基地的常規稻剛剛抽出1/3穗,柳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黃陽成與土肥站技術人員一行4人到達基地進行田間指導。近期柳州市持續高溫,為保證硒肥的吸收,防止發生肥害,噴施時間應在早上10點以前及下午5點以后,每畝100g/包兌45kg水,噴施硒肥時盡量不要與其他肥料、農藥混施。在指導了“健硒保”的兌水手法、硒肥的噴施注意事項之后,黃陽成副主任詢問了雙優大米的商標申請情況,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在生產的稻米經檢驗達到富硒標準(水稻硒含量0.15-0.50mg/kg)以后,稻米還應有自己的商標,為盡快加入廣西富硒農產品協會或廣西富硒產業發展聯盟,取得富硒稻米認證做好周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