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菜漲幅高于客菜
上農批蔬菜部經理顧志平告訴記者,上海本地郊菜的價格中秋后就開始上漲,部分郊菜的漲幅一度達到50%。相比之下,客菜供應量相對充足,屬于小幅微漲。
顧志平向記者指出,目前批發市場內常見的本地郊菜品種中,新上市的菠菜、芹菜價格都相對偏高。如芹菜批發價從4.5元一斤上漲至6元左右一斤,而菠菜批發價則達到了每斤7至8元。本地郊菜的主流菜品種,青菜價格從每斤0.7元至0.8元、上漲至1.5元一斤,雞毛菜批發價則達到2元一斤。
在客菜供應中,椒類、茄類、萵筍等時令菜價格上浮明顯,刀豆、蕓豆、荷蘭豆等精品菜也處于高位。從江蘇運輸過來的圓白蘿卜批發價格維持在0.7元到0.8元一斤,與前期基本持平,而芋艿隨著中秋節令過后批發價格已經由3元一斤,落至每斤2.5元。
“豆類產品價格偏高,荷蘭豆批發價已經從原先的每斤6至7元,上升至9元一斤。”顧志平向記者指出,山東來的萵筍由1.2元上漲至1.5元一市斤,原本5毛左右一斤的辣椒批發價如今已突破1元關卡。
市場供應有保障
和批發市場明顯的價格起伏相比,滬上零售市場的菜價相對平穩許多。
“為了不讓節令蔬菜價格過高,菜市場采取人為‘壓價’的方式,設平價攤位讓市民能夠買到平價菜。”鎮寧路菜場負責人桂農耕向記者指出,早自9月12日至10月11日,包括鎮寧路菜場在內的靜安區多個菜市場都設有2個定點平價攤位,本周青菜、牛心菜、圓白蘿卜、大白菜這四樣家常綠葉菜都被人為列為平價菜單。“青菜零售價低至2.3元一斤、牛心菜低至1.8元一斤、圓白蘿卜1.6元一斤、大白菜1.2元一斤,能夠覆蓋整個‘十一’黃金周,而國慶長假結束后也將保留1個平價攤位。”
記者注意到,菜市場內的零售價也尚算平穩。以鎮寧路菜市場統計顯示,青菜零售價目前穩定在4.5元一斤、大白菜2.5元一斤、卷心菜4元一斤、芹菜5元一斤、雞毛菜5元一斤,此外,長白蘿卜3元一斤、圓白蘿卜3.5元一斤,土豆3.5元一斤、茄子6元一斤、青椒4元一斤、刀豆7元一斤、花菜5.5元一斤,尚在可控價格區間內。
“雨水會影響采購,目前的價格確實處于高位。”果蔬業內人士侯余欣向記者指出,上一波雨水影響本輪菜價,這一波雨水的影響尚未發酵。“從供應量來看,目前申城并不缺菜,能夠保障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