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記者接連采訪了德州市黑馬集團農貿批發市場、齊河美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超市和農業企業,發現在最近一段時間,各種蔬菜的價格上漲得都很快,有的甚至翻了一番,并且賣相也不是很好。這一系列現象的背后,大部分都是霧霾惹的禍。
大棚蔬菜普遍減產運輸成本增加
12月27日,記者來到了齊河美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厚厚的草席將800多個大棚捂得嚴嚴實實,棚內的蔬菜翠色欲滴。但與這表面現象截然不同的,是經理郭先生內心的焦躁不安。公司今年種植了800個大棚,其中包括數十個高溫大棚,往年這個季節,他的西紅柿、黃瓜和菜花等早就進入市場了。但因為連日來的光照不足,導致大棚內的溫度一直達不到要求,使得蔬菜生長得極其緩慢。
看著遍地的蔬菜,郭先生不由得嘆了口氣,他說今年的蔬菜恐怕會晚熟1個月左右,每個大棚估計最少減產1000多斤,如果在蔬菜的受粉期碰到這種天氣,損失肯定會更多。此外,雖然產量降低后容易導致價格上漲,可一旦碰到陰雨天或者霧霾天氣,批發商考慮到路上堵車和高速封路等情況,往往就不會按時前來收購,“這樣賺的還不如賠的多”。
蔬菜的種植戶著急,批發商的心里也不自在。今年47歲的楊女士,已經在德州市黑馬集團農貿批發市場做了16年的黃瓜批發生意了,她無奈地告訴大眾網記者,原來一天可以賣掉8000多斤的黃瓜,但現在從種植戶手中買來的都不到4000斤。此外,由于霧霾天導致的運輸成本和收購成本的增加,她也不得不提高價格,“現在最好的黃瓜2.2元一斤,最差的每斤只有8毛錢”。
菜價飛漲但質量下降蔬菜容易生病
在德州市黑馬集團農貿批發市場,大眾網記者經采訪發現,雖然西紅柿、青椒和黃瓜等大棚蔬菜的價格上漲了,但質量卻明顯的下降了。在批發市場做了20多年西紅柿批發生意的白先生說,今年的西紅柿個頭小,顏色也不鮮艷,口感或許影響不大,但賣相很不好。大眾網記者經查詢得知,霧霾天容易導致蔬菜得灰霉病和白菌病,蔬菜的產量和質量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產量會降低20%左右。
此外,大眾網記者經過在德州當地的幾家超市采訪發現,受霧霾、雨雪等天氣的影響,大部分蔬菜價格的上漲都很明顯,例如,西紅柿從原來的2.8元一斤上升到了現在的3.8元一斤,黃瓜從原來的2元一斤上升到了現在的2.8元一斤,而辣椒甚至從原來的3.5元一斤上升到了現在的4.5元一斤。
在德州市黑馬集團農貿批發市場,另一位常年批發辣椒的劉先生告訴大眾網記者,霧霾天氣的確對黃瓜等時令性蔬菜的運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加上市場費用的增加,今天許多蔬菜批發市場的到貨量僅僅是以往的25%。
“雙節”臨近菜價將持續上漲
那么,對于最近一段時間的菜價飛漲,德州市民們又是怎么看的呢?12月27日,大眾網記者在德州市黑馬集團農貿批發市場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其中多數市民表示理解,甚至部分市民還高瞻遠矚地說,隨著元旦和春節的日漸臨近,菜價肯定還會繼續上漲的。
市民王女士的電動三輪車上已經堆滿了黃瓜、蘑菇等蔬菜,她打算在菜價還能讓她接受時一次性買足年間的蔬菜。“最近一段時間,除了下雨就是下雪,霧霾也一直持續著,外面的蔬菜肯定很難運進來,菜販子和種菜的都不容易,菜價上漲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雨雪、霧霾等天氣的影響,加之元旦、春節的日漸臨近,市民們的需求量會進一步增大,但由于蔬菜的產量和運輸成本的增加,蔬菜明顯供不應求,未來的菜價也肯定會繼續保持上漲的趨勢,如果在元旦或春節期間再出現極端天氣,菜價的上漲肯定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