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末,氣溫偏高導致各地多樣蔬菜滯銷,最近幾日,全國氣溫驟降,國內滯銷地圖又增加了兩個地方。一個是湖北荊州三湖農場,近千萬斤南瓜滯銷,一個是四川蘆山縣20多萬斤抱子芥滯銷。武漢、壽光、沈陽、杭州等地菜價低迷,“一元菜”頻現,滯銷潮一浪接著一浪。
近日,全國最大的農批市場北京新發地發布周市場動態,這堪比風向標,農財君帶你一起來看一下詳細分析。首先普及一下北京農產品的流通背景:
北京是有著30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其農產品的自給率不到10%,其它90%來自全國各地,這90%的量被北京新發地擔負。在冬季時,北京農產品自給率只有5%左右。北京人在冬季吃四種菜:第一類是“南菜”,就是廣東、廣西、云南、海南的菜,占50%的供應量;第二類是儲存菜,如土豆、洋蔥等,占20%;第三類是山東、河北、遼寧的保護地蔬菜,也就是通常說的“大棚菜”,這類占到25%;第四類就是北京自給菜,以小菜為主,占5%。
菜價觸底,近幾年最低點
2月17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2.42元/公斤,比2月10日的2.40元/公斤上漲0.83%;比去年同期的3.58元/公斤下降32.40%。周環比微幅上漲;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32.39%,本周同比降幅大體相當。
本周內的最高價2.44元/公斤(2月15、16日),比上周的2.71元/公斤下降9.96%;本周內的最低價2.25元/公斤(2月12日),比上周的2.40元/公斤下降6.25%。本周的最低價出現在周前期,最高價出現在周后期,說明本周菜價是觸底反彈的。
本周末,是農歷正月廿一,去年農歷同期(公歷2月28日)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3.40元/公斤,今年同比下降28.82%。本周的菜價,無論是按照農歷還是公歷相比,仍然是近幾年同期的最低點。這種現象,在整個1季度是難以改變的。
大蒜多地擴種警惕滯銷
2月17日,新發地市場鮮蒜的批發價是3.3-5.5元/斤,上周同期(2月10日)的價格是4-5元/斤,周環比持平。去年鮮蒜的上市期是2月27日,今年比去年提前將近20天。當時鮮蒜的價格是4.1-5.2元/斤,年同比下降3.23%。
本周,產自云南的鮮蒜開始進入北京市場,比去年提前約20天左右。實際上,云南的鮮蒜在春節前就可以上市,但是,鮮蒜是怕凍的,在北京地區最低氣溫沒有達到0℃以上時,鮮蒜很容易受凍,影響質量,所以一直推遲到本周才開始進入北京市場。本周的最低氣溫仍然低于0℃,由于鮮蒜比老蒜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所以,鮮蒜還是比去年提前了2-3周上市。
云南的鮮蒜是紫皮蒜,有的是經過加工,剝干凈表皮上市,被稱為“扒皮蒜”,有的是毛蒜,被稱為“土蒜”。價格低的是土蒜,價格高的是“扒皮蒜”。
目前上市的還屬于是早茬大蒜,云南大蒜到本月底就開始進入批量上市期,到時候的價格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下降。
由本周鮮蒜的價格走勢來看,我們可以感覺出以下3點:⑴、去年同期老蒜的價格明顯低于今年,但是,云南鮮蒜批量上市時的價格卻高于今年;⑵、去年鮮蒜是按時上市的,今年則提前上市;⑶、土蒜的價格在本周是下降。
根據以上3點,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云南鮮蒜大批上市以后,大蒜的整體價格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降幅。
據新發地市場的商戶反映:今年云南多地的大蒜均出現擴種現象,初步估計,擴種的比例在30%以上;今年云南大蒜在整個生長期內,氣象條件良好,大蒜長勢良好,畝產是增加的,初步估計增加的幅度在30%左右。按照這個估計,云南大蒜的總產量比去年增產60-70%,有可能增幅比這個估計還大。
云南鮮蒜上市以后,儲存的老蒜價格出現松動,產地價格一度下降10%,隨后又被“托起來”一些。
來自山東、河南大蒜主產區的消息表明:今年北方大蒜也是擴種的,畝產也是增加的,大蒜供應偏緊的局面在今年5月份以后有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逆轉。
南北胡蘿卜都搶檔期上,價低
2月17日,新發地市場胡蘿卜的批發價是0.5-0.9元/斤,上周同期(2月10日)的價格是0.6-1元/斤,周環比下降12.5%。去年同期是0.5-0.6元/斤,年同比上漲27.27%。
新發地市場胡蘿卜的價格比較繁雜,一種是經過水洗的胡蘿卜,被稱為“水洗蘿卜”;一種是沒有經過水洗的胡蘿卜,被稱為“土蘿卜”。
水洗蘿卜按照產地區分,分為山東蘿卜、河北蘿卜、河南蘿卜、福建蘿卜。其中福建蘿卜是鮮蘿卜;山東、河北的是冬儲蘿卜。按照包裝區分又分為(透明塑料)“袋裝”和(紙)“箱裝”。河北、河南袋裝蘿卜的價格在0.6-0.8元/斤;山東袋裝蘿卜的價格在0.7-0.9元/斤;福建袋裝蘿卜的價格在1-1.2元/斤;山東箱裝蘿卜的價格在1-1.2元/斤;福建箱裝蘿卜的價格在1.3-1.5元/斤。福建進京的胡蘿卜都是水洗蘿卜。
河北、河南土蘿卜的價格在0.5-0.6元/斤;山東土蘿卜的價格在0.6-0.9元/斤。我們在報價時,胡蘿卜是分為2種報,1種是胡蘿卜(水洗);1種是胡蘿卜,就是土蘿卜。本周我們做的價格對比就是單指土蘿卜。
去年秋季,北方產區胡蘿卜獲得大豐收。由于去年春季冬儲胡蘿卜的價格一度沖破3元/斤,所以,秋季以后,大批胡蘿卜被送入冷庫儲存起來。由于胡蘿卜被大批收儲,入庫量相當充足,進入市場銷售的胡蘿卜就緊俏起來,導致去冬今春胡蘿卜的價格一直保持在高位。
按照正常的供應鏈,北方產區冬儲胡蘿卜銷售進入尾期以后,緊接著上市的是福建漳州生產的鮮蘿卜。去年福建春季胡蘿卜受災,到3月份以后,北方地區冬儲胡蘿卜銷售殆盡,福建鮮蘿卜又短缺,胡蘿卜的價格很快就突破了3元/斤。今年則不然,福建的蘿卜是增產的,上市期是提前的,冬儲胡蘿卜還有大批蘿卜躺在冷庫里。不僅如此,山東多地種植的春季胡蘿卜今年也是長勢良好,種植面積擴大、單產增加,5月份就批量上市。在這種情況下,北方冬儲的胡蘿卜銷售壓力開始增大,價格進入下降區間。
滯銷主角曾是去年的黑馬
2月17日,新發地市場大白菜的批發價是0.3-0.5元/斤,上周同期(2月10日)的價格是0.45-0.55元/斤,周環比下降20%。去年同期是0.6-0.75元/斤,年同比下降40.74%。
去年秋季,北方產區大白菜獲得大豐收,冬儲大白菜入庫、入窖的數量超過前幾年。當時人們冬儲大白菜的積極性之所以高漲,主要就是上一年冬儲大白菜在去年春季賣出了高價。新發地市場冬儲大白菜中的毛菜(帶著老幫)一度賣到了1.8元/斤。所以,去年秋季以后,冬儲大白菜的價格就一直比較堅挺,在高于上年同期的價位上運行。
本周,北方產區冬儲大白菜的庫存量仍然很大,湖南、湖北的鮮白菜開始上市,當地還出現賣難,運到新發地市場,批發價難以突破0.3元/斤,使得北方冬儲的大白菜價格也出現跳水。
今年春季,無論是冬儲大白菜還是新白菜,都面臨很大的銷售壓力。
暖冬、擴種多因素影響扁豆價
2月17日,新發地市場扁豆的批發價是3-4.7元/斤,上周同期(2月10日)的價格是3-4元/斤,周環比上漲10%。去年同期是6.7-10元/斤,年同比下降53.89%。
本周數據顯示,扁豆的價格是上漲的,但是市場的情況則是下降的。原因就是:上周銷售的扁豆主要產自云南元謀,本周的供應地則增加了山東聊城。山東聊城扁豆是大棚生產的,價格明顯高于元謀。上周元謀質量最好的賣4元/斤,本周則下降到3.6-3.7元/斤,質量最好的當屬聊城扁豆。去年聊城扁豆剛上市時,批發價是9-10元/斤,后期甚至上漲到10-12元/斤,今年扁豆上市之初的開盤價就比去年同期下降一半兒,價格腰斬。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由以下4個原因造成的:⑴、去年1月中下旬,我國大部分地區經歷了1次超強寒流的襲擊,云南一些產區的蔬菜受損嚴重,導致1月下旬以后,扁豆價格也進入上漲區間。今年云南沒有受到不利的氣象條件影響,畝產是增加的;⑵、去年3月份創紀錄的高價格刺激了今年扁豆的生產,云南扁豆是擴種的;⑶、山東扁豆也是擴種的,想想去年的價格,超過10元/斤,幾十年一遇,今年種植的積極性肯定會空前高漲;⑷、今年北方地區是暖冬,大棚蔬菜長勢良好,單產明顯增加。
去年春季,在菜價大幅上漲的時候,我們曾經反復強調:菜價上漲并不是種植面積不足造成的,而是極端天氣惹的禍,不能因為今年菜價高,明年就擴種。但是,去年同期的高價格,確實刺激著今年擴種的欲望。而多種冬儲蔬菜,秋季的入庫量都極大;冬季的價格都堅挺;在沒有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春季都面臨著較大的銷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