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隨著我國玉米市場進入傳統青黃不接時期,市場對于玉米價格能否再現去年輝煌的討論再現。不過,從當前北方港口、經銷商和農戶手中玉米庫存情況來看,可以用 “今非昔比”四個字來形容,今夏我國玉米市場想說上漲不容易。下面筆者將結合掌握的情況作如下分析:
市場表現
表現一:東北產區玉米價格穩中下滑。7月伊始,東北產區玉米市場購銷仍顯清淡,臨儲玉米拍賣成交持續低迷,玉米價格承壓穩中下滑。
表現二:華北產區玉米價格維持弱勢。與往年一路走高的行情相比,今年7月份華北產區玉米價格弱勢較為明顯。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貿易商和企業庫存相對充足,加之進口雜糧替代玉米增加和需求疲軟。
表現三:南北港口玉米價格承壓下行。7月伊始,南北港口玉米價格承壓下行。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北方港口貿易商大多停收,玉米庫存增加,外運量減少,而南方港口6月后進口玉米數量繼續增長。
影響因素
因素一:臨儲成交連續降溫后或已近觸底。東北臨儲玉米自5月上旬投放市場以來,成交量在首月呈現先升后降態勢,進入6月份后,延續這一趨勢,上周成交量16.78萬噸,較前一周減少近12萬噸,連續第5周回落;6月份的周平均成交量為27萬噸,明顯低于5月份47萬噸的周平均水平。上周享受相關補貼的吉林、黑龍江兩省糧源合計成交量周環比減少12萬余噸,其中黑龍江減少10萬余噸,此前連續兩周增加。
因素二:今年7月國內玉米市場今非昔比,北方平艙價格同比偏低百元。據數據跟蹤顯示,今年6月份以來國內玉米價格與往年相比截然不同,目前北方港口玉米平艙價格較去年同期低120元/噸之多,市場悲觀氣氛彌漫。
因素三:北方港口玉米庫存同比增加走貨下降。從數據來看,目前國內各個環節庫存情況也可以解釋玉米價格緣何難以走強。今年北方玉米港口庫存同比高出100萬噸以上,同時,近幾周以來走貨量下降至個位數。
后市預測
綜上所述,在當前國內玉米市場購銷倍顯清淡,北方港口和產區農戶、糧商庫存同比偏高,下游飼料企業庫存有余尚待消耗的情況下。對照前期庫存可見,今夏我國玉米價格走勢可能更接近于2013年,但其間政策風險不可同日而語,只是在飼用優質玉米整體供應有限情況下,其能否再任性一次值得關注。
7月16日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玉米1509合約結算價2320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10元/噸;1601合約結算價2089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232元/噸。期貨市場價格低迷,反映出玉米市場看漲信心不足。有貿易商稱,新季玉米臨儲政策尚未明朗,市場猜測頗多,均不看好后市玉米價格。這也使得現貨玉米市場持續疲軟,臨儲玉米拍賣成本相對偏高,企業采購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