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密閉法:選擇晴朗高溫天氣,在上午9時左右將場曬熱后,先把器具物料(棉被、麻袋片等均可)搬出晾曬。小麥要勤翻,使麥溫曬到48―52攝氏度,水分降至12.5%以下,于下午3時前后聚堆,熱悶半小時,趁熱進缸。用經過消毒晾曬處理的物料進行壓蓋,然后用薄膜密封不得漏氣,使糧溫保持在40攝氏度以上,持續8―10天,殺死卵、蛹、幼蟲及成蟲,達到聚熱殺蟲的效果,但要注意小麥吸濕返潮和害蟲感染,做好防潮工作。
缺氧保管法:這是利用小麥后熟期長及入缸糧溫高、呼吸旺盛的特點,在入缸密閉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自然缺氧保糧方法。缸內氧氣隨著小麥的呼吸逐漸減少,5―10天即能使二氧化碳含量上升至2%―5%,保持一定時間可使害蟲窒息、死亡。但應注意小麥水分應控制在標準之內(12.5%),平均糧溫保持在30攝氏度左右。
化學保藏法:對入缸的小麥,在密閉性能較好的情況下可采用磷化氫化學保藏,也可用防蟲磷同小麥攪拌儲存,以杜絕害蟲和霉菌的繁殖,提高儲糧穩定性。對于靠自然缺氧達不到防治目的的新麥,用化學保藏最為適宜。此法適用于長期儲存,一般每噸糧食用磷化鋁4―5克即可。
缺氧保管法:這是利用小麥后熟期長及入缸糧溫高、呼吸旺盛的特點,在入缸密閉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自然缺氧保糧方法。缸內氧氣隨著小麥的呼吸逐漸減少,5―10天即能使二氧化碳含量上升至2%―5%,保持一定時間可使害蟲窒息、死亡。但應注意小麥水分應控制在標準之內(12.5%),平均糧溫保持在30攝氏度左右。
化學保藏法:對入缸的小麥,在密閉性能較好的情況下可采用磷化氫化學保藏,也可用防蟲磷同小麥攪拌儲存,以杜絕害蟲和霉菌的繁殖,提高儲糧穩定性。對于靠自然缺氧達不到防治目的的新麥,用化學保藏最為適宜。此法適用于長期儲存,一般每噸糧食用磷化鋁4―5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