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們進行池塘河蟹生態(tài)養(yǎng)殖試驗,取得了良好的結果,現(xiàn)將試驗情況總結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池塘條件 選擇2口池塘,共16畝,坡比1∶2.5以上,灌水深在1.5米以上,壤質土,無污染,保水性好,池塘淤泥少,進排水方便,"水、電、路"三通,通訊便捷。
2.水源條件 水源為我市境內女山湖水,水源無污染,2003年6月經(jīng)我省滁州市環(huán)保部門檢測,其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GB1989漁業(yè)水域水質標準。
3.清整池塘11月份成蟹銷售結束后即干塘曝曬,清除過多淤泥,修整塘埂。
4.建防逃設施 蟹種下塘前20天,修整加固塘埂和防逃設施,所用防逃設施為聚乙烯麻布和16絲加厚農(nóng)膜。建造方法:沿蟹池四周埂上距塘口50厘米挖深30厘米小溝,取材80厘米寬幅聚乙烯麻布,埋入該溝中30厘米左右夯實,埂上留50厘米高;然后沿麻布外每隔1米左右打一根1米長細竹竿,入土30厘米左右,在竹樁高50厘米左右處拉直徑為3~5毫米的聚乙烯繩,用以固定聚乙烯麻布,形成防逃網(wǎng)(注意竹樁一定要在防逃網(wǎng)外,防止河蟹借之攀爬逃逸),之后將前述加厚農(nóng)膜剪裁成35~40厘米寬,沿聚乙烯繩呈倒檐狀縫制在防逃網(wǎng)內側。
5.蟹池消毒 防逃設備安裝就緒后,距放蟹種前10天左右,每畝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漿全池潑灑,2天后進水30厘米左右。
6.水草移栽、種植 清塘進水后3~4天,移栽伊樂藻,按行距株距1.5~2米栽植。清明前種植苦草,苦草種用量按每畝100克左右。播種方法是先將苦草種晾干、錘碎,然后用水浸泡2~3天后,用手搓出果莢內細小草籽,連水均勻潑灑全池,或將草籽瀝出拌入細砂土均勻播灑全池。此時池水不宜過深,一般不超過50厘米水深為宜,5月下旬以后逐漸加深水位至80~100厘米,夏季可達1.5米。
7.投放螺螄 在清明前投放螺螄5000千克,平均每畝312.5千克。
8.苗種投放
(1)蟹種來源與放養(yǎng)。蟹種來源于上海市崇明島生態(tài)苗。所選蟹種規(guī)格整齊、附肢完整、行動敏捷、色澤鮮潤、無病無傷。2月16日投放平均規(guī)格在200只/千克的河蟹,畝放養(yǎng)量1000只,共投放16000只。
(2)鰱鳙魚種搭配。2月20日放養(yǎng)鰱鳙魚,就近選購優(yōu)質鰱鳙魚種,平均規(guī)格150克/尾,按鰱鳙比例4∶1投放,畝放養(yǎng)量50尾,共放800尾。
9.飼料來源及其投喂 養(yǎng)蟹所用飼料均為自加工的顆粒飼料,一般干燥倉貯不超過10天。其原料均為就地取材,主要成分有鮮魚打成的魚糜、豆餅、菜餅、玉米、麥麩、粗纖維等,所配飼料蛋白質含量在35%以上,制粒直徑1.5~2.5毫米,在水中保形達4小時以上。飼料投喂堅持"四定"投餌原則,每天投喂2次,分上午10時,占全日投餌量的30%,下午6時投70%。一般日投餌量占全池蟹體重的5%~10%,以1.5~2小時內吃完為度,適時調整投餌量。
10.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三巡塘,注意觀察河蟹的活動,加強水質管理和防病防逃。適時調節(jié)水深,春季池水控制在60~80厘米,10~1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0~15厘米;夏秋高溫季節(jié)逐漸加水至100~150厘米,并定期換水,7~10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在2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15~25千克化漿全池潑灑一次,調節(jié)池水pH值。
二、結果
1.生長情況 經(jīng)過7~8個月精心飼養(yǎng),起捕平均規(guī)格達125克/只,最大雄蟹個體重210克,最大雌蟹個體重165克。
2.產(chǎn)量、回捕率 畝回捕成蟹700只、87.5千克,總產(chǎn)量1400千克,回捕率達70%。
3.經(jīng)濟效益 產(chǎn)成蟹1400千克,價格為52元/千克,產(chǎn)值72800元。產(chǎn)成魚720千克,產(chǎn)值2100元。總產(chǎn)值74900元,投入總成本23110元,總利潤51790元,畝利潤3237元,投入產(chǎn)出比1∶3.24。
一、材料和方法
1.池塘條件 選擇2口池塘,共16畝,坡比1∶2.5以上,灌水深在1.5米以上,壤質土,無污染,保水性好,池塘淤泥少,進排水方便,"水、電、路"三通,通訊便捷。
2.水源條件 水源為我市境內女山湖水,水源無污染,2003年6月經(jīng)我省滁州市環(huán)保部門檢測,其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GB1989漁業(yè)水域水質標準。
3.清整池塘11月份成蟹銷售結束后即干塘曝曬,清除過多淤泥,修整塘埂。
4.建防逃設施 蟹種下塘前20天,修整加固塘埂和防逃設施,所用防逃設施為聚乙烯麻布和16絲加厚農(nóng)膜。建造方法:沿蟹池四周埂上距塘口50厘米挖深30厘米小溝,取材80厘米寬幅聚乙烯麻布,埋入該溝中30厘米左右夯實,埂上留50厘米高;然后沿麻布外每隔1米左右打一根1米長細竹竿,入土30厘米左右,在竹樁高50厘米左右處拉直徑為3~5毫米的聚乙烯繩,用以固定聚乙烯麻布,形成防逃網(wǎng)(注意竹樁一定要在防逃網(wǎng)外,防止河蟹借之攀爬逃逸),之后將前述加厚農(nóng)膜剪裁成35~40厘米寬,沿聚乙烯繩呈倒檐狀縫制在防逃網(wǎng)內側。
5.蟹池消毒 防逃設備安裝就緒后,距放蟹種前10天左右,每畝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漿全池潑灑,2天后進水30厘米左右。
6.水草移栽、種植 清塘進水后3~4天,移栽伊樂藻,按行距株距1.5~2米栽植。清明前種植苦草,苦草種用量按每畝100克左右。播種方法是先將苦草種晾干、錘碎,然后用水浸泡2~3天后,用手搓出果莢內細小草籽,連水均勻潑灑全池,或將草籽瀝出拌入細砂土均勻播灑全池。此時池水不宜過深,一般不超過50厘米水深為宜,5月下旬以后逐漸加深水位至80~100厘米,夏季可達1.5米。
7.投放螺螄 在清明前投放螺螄5000千克,平均每畝312.5千克。
8.苗種投放
(1)蟹種來源與放養(yǎng)。蟹種來源于上海市崇明島生態(tài)苗。所選蟹種規(guī)格整齊、附肢完整、行動敏捷、色澤鮮潤、無病無傷。2月16日投放平均規(guī)格在200只/千克的河蟹,畝放養(yǎng)量1000只,共投放16000只。
(2)鰱鳙魚種搭配。2月20日放養(yǎng)鰱鳙魚,就近選購優(yōu)質鰱鳙魚種,平均規(guī)格150克/尾,按鰱鳙比例4∶1投放,畝放養(yǎng)量50尾,共放800尾。
9.飼料來源及其投喂 養(yǎng)蟹所用飼料均為自加工的顆粒飼料,一般干燥倉貯不超過10天。其原料均為就地取材,主要成分有鮮魚打成的魚糜、豆餅、菜餅、玉米、麥麩、粗纖維等,所配飼料蛋白質含量在35%以上,制粒直徑1.5~2.5毫米,在水中保形達4小時以上。飼料投喂堅持"四定"投餌原則,每天投喂2次,分上午10時,占全日投餌量的30%,下午6時投70%。一般日投餌量占全池蟹體重的5%~10%,以1.5~2小時內吃完為度,適時調整投餌量。
10.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三巡塘,注意觀察河蟹的活動,加強水質管理和防病防逃。適時調節(jié)水深,春季池水控制在60~80厘米,10~1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0~15厘米;夏秋高溫季節(jié)逐漸加水至100~150厘米,并定期換水,7~10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在2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15~25千克化漿全池潑灑一次,調節(jié)池水pH值。
二、結果
1.生長情況 經(jīng)過7~8個月精心飼養(yǎng),起捕平均規(guī)格達125克/只,最大雄蟹個體重210克,最大雌蟹個體重165克。
2.產(chǎn)量、回捕率 畝回捕成蟹700只、87.5千克,總產(chǎn)量1400千克,回捕率達70%。
3.經(jīng)濟效益 產(chǎn)成蟹1400千克,價格為52元/千克,產(chǎn)值72800元。產(chǎn)成魚720千克,產(chǎn)值2100元。總產(chǎn)值74900元,投入總成本23110元,總利潤51790元,畝利潤3237元,投入產(chǎn)出比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