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階段是河蟹養殖成敗的關鍵階段,夏天的蟹池管理主要包括病害管理和水質管理。病害管理看上去比較具體直接,但它主要還是受水質變化的影響。水質的變化和疾病的發生與高溫有著直接的聯系。
1.顫抖病 也叫環爪病,是典型的受高溫影響而產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發生在水層較淺、水草少、水質差、苗種攜病率高、池水老化的池塘,目前以養殖戶預防為主。主要預防方法是每半月左右內服一次病毒星+菌克威+保肝利膽素,連用5~7天,同時結合一次"排毒綠水寶+特水腸鰓靈"外用消毒。
2.絲狀霉菌病 高溫季節的多發病、常見病,主要原因是高溫季節河蟹蛻殼周期延長,特別是大規格的扣蟹隨著水溫升到30℃以上,蛻皮激素分泌受到抑制,一個多月甚至兩個月不能蛻殼,這就為絲狀霉菌提供了一個附著和繁生的場所,此時若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勢必消耗河蟹體質,并引發一系列的病變,水質一旦發生變化勢必發生大面積死亡。此病屬真菌性疾病,目前有效治療藥物不多,其中結合"水凈靈十特水腸鰓靈或碘威"對該病有特效。
3.假性脫殼 主要表現是軟殼蟹死亡或不硬殼,肝臟發白、化水,特別是經常施用石灰的池塘,在天氣條件差的早晨排水量加大時情況突出,主要是有足夠的鈣質而缺乏鉀、鎂、硒等必須的微量元素。防治方法是天氣不好時拋灑增氧丹,平時要施用微量元素配比合理的固殼寶,治療時主要用特水腸鰓靈或碘威,同時內服病毒星+Vc+保肝利膽素。高溫引起的疾病還有很多,如腐殼、水腫、爛鰓、黑鰓等。可實踐指導或電話咨詢(0510-88204343)。
水體是河蟹賴以生存的場所,水質的好壞是河蟹能否健康養殖的前提,目前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藻類過盛的池塘 池水老化會誘發藻類瘋長,有時分泌大量細胞外產物(如毒素等),產生水華,藻類產生快速致死因子(簡稱VFDF)不但對水生動物有害,即使牛吃了,也會中毒,所以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主要采取分次、分批在下風口或防水口殺滅藻類并大量換水。藻類嚴重的池塘建議用青苔靈或滅藻靈分點、分批多次潑灑,再用增氧丹+底凈靈+益水素,進行水體藻相、菌相的生態調節。同時服用保肝利膽素+促長威+病毒星,平時注意不要盲目施用石灰,以免藻類大量繁殖和石灰潑灑后pH升高、蟹氨中毒現象發生。
2.水中有毒物 夏天蟹池中有毒物質大體上分化學有毒物和生物有毒物。
化學有毒物主要是池塘周圍和河道上游下來的農田施用的殺蟲劑、化肥等,其中主要有氰化物、菊酯類等,針對這種情況,平時要注意使用底凈靈+增氧丹,底凈靈是專門絡合水中有毒物質包括化學毒物,增氧丹是加強它的絡合作用的。
生物有害物質主要包括分子態氨、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其中氨來源于池塘底泥和大量有機物、動物排泄物和飼料殘餌,經分解而產生。在分解過程中,如是生成離子態NH4對動物無害,否則,會產生分子態NH3對動物有毒。亞硝酸鹽是氨在硝化過程中的產物,它可直接導致水質酸性增大、硫化物析出從而徹底敗壞水質。硫化氫則來源于池塘中硫酸鹽還原。水中硫酸鹽的濃度主要是由地質、水文條件決定,與生物關系不大,但水中硫酸鹽的循環變化卻主要受生物因素影響,硫酸鹽通過硫酸鹽還原菌在缺氧的條件下生成對水生動物有毒的硫化氫。怎樣避免和分解硫化氫的生成呢?首先需促進水的垂直、流轉、混合,打破其分層停滯狀態,同時施用增氧丹避免底泥特別是底層水發展為厭氣狀態,使硫化氫氧化為無害的單質硫。其次是施用底凈靈,使其中的微量金屬絡合離子與硫化氫絡合成無害的硫化絡合物。同時要經常服用保肝利膽素+促長威+病毒星。水中有毒物的管理,還有很多方面,由于篇幅有限,主要就介紹以上幾方面。
有的養殖戶問:蟹池水層究竟要保持多深?一般來講,水溫在30℃時宜保持1米水深;33℃以上保持1.5米左右。是否水越深越好呢?其實水層過深會導致嚴重分層、底層缺氧、底質惡化,對生物不利。水草密度高的池塘可稍淺些,不要將水加到超出水草10厘米以上,以防天氣惡劣、水中缺氧時河蟹窒息而死,不管是有水草的淺水池還是無水草的深水池,平時都要注意使用增氧丹+底凈靈,以防池底水質惡化。
總之,不管是病理原因還是水質問題,如果發現河蟹爬網上岸、不明原因拒食、蛻殼而死、撐爪等情況就說明問題相當嚴重,應采取應對措施。
1.顫抖病 也叫環爪病,是典型的受高溫影響而產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發生在水層較淺、水草少、水質差、苗種攜病率高、池水老化的池塘,目前以養殖戶預防為主。主要預防方法是每半月左右內服一次病毒星+菌克威+保肝利膽素,連用5~7天,同時結合一次"排毒綠水寶+特水腸鰓靈"外用消毒。
2.絲狀霉菌病 高溫季節的多發病、常見病,主要原因是高溫季節河蟹蛻殼周期延長,特別是大規格的扣蟹隨著水溫升到30℃以上,蛻皮激素分泌受到抑制,一個多月甚至兩個月不能蛻殼,這就為絲狀霉菌提供了一個附著和繁生的場所,此時若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勢必消耗河蟹體質,并引發一系列的病變,水質一旦發生變化勢必發生大面積死亡。此病屬真菌性疾病,目前有效治療藥物不多,其中結合"水凈靈十特水腸鰓靈或碘威"對該病有特效。
3.假性脫殼 主要表現是軟殼蟹死亡或不硬殼,肝臟發白、化水,特別是經常施用石灰的池塘,在天氣條件差的早晨排水量加大時情況突出,主要是有足夠的鈣質而缺乏鉀、鎂、硒等必須的微量元素。防治方法是天氣不好時拋灑增氧丹,平時要施用微量元素配比合理的固殼寶,治療時主要用特水腸鰓靈或碘威,同時內服病毒星+Vc+保肝利膽素。高溫引起的疾病還有很多,如腐殼、水腫、爛鰓、黑鰓等。可實踐指導或電話咨詢(0510-88204343)。
水體是河蟹賴以生存的場所,水質的好壞是河蟹能否健康養殖的前提,目前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藻類過盛的池塘 池水老化會誘發藻類瘋長,有時分泌大量細胞外產物(如毒素等),產生水華,藻類產生快速致死因子(簡稱VFDF)不但對水生動物有害,即使牛吃了,也會中毒,所以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主要采取分次、分批在下風口或防水口殺滅藻類并大量換水。藻類嚴重的池塘建議用青苔靈或滅藻靈分點、分批多次潑灑,再用增氧丹+底凈靈+益水素,進行水體藻相、菌相的生態調節。同時服用保肝利膽素+促長威+病毒星,平時注意不要盲目施用石灰,以免藻類大量繁殖和石灰潑灑后pH升高、蟹氨中毒現象發生。
2.水中有毒物 夏天蟹池中有毒物質大體上分化學有毒物和生物有毒物。
化學有毒物主要是池塘周圍和河道上游下來的農田施用的殺蟲劑、化肥等,其中主要有氰化物、菊酯類等,針對這種情況,平時要注意使用底凈靈+增氧丹,底凈靈是專門絡合水中有毒物質包括化學毒物,增氧丹是加強它的絡合作用的。
生物有害物質主要包括分子態氨、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其中氨來源于池塘底泥和大量有機物、動物排泄物和飼料殘餌,經分解而產生。在分解過程中,如是生成離子態NH4對動物無害,否則,會產生分子態NH3對動物有毒。亞硝酸鹽是氨在硝化過程中的產物,它可直接導致水質酸性增大、硫化物析出從而徹底敗壞水質。硫化氫則來源于池塘中硫酸鹽還原。水中硫酸鹽的濃度主要是由地質、水文條件決定,與生物關系不大,但水中硫酸鹽的循環變化卻主要受生物因素影響,硫酸鹽通過硫酸鹽還原菌在缺氧的條件下生成對水生動物有毒的硫化氫。怎樣避免和分解硫化氫的生成呢?首先需促進水的垂直、流轉、混合,打破其分層停滯狀態,同時施用增氧丹避免底泥特別是底層水發展為厭氣狀態,使硫化氫氧化為無害的單質硫。其次是施用底凈靈,使其中的微量金屬絡合離子與硫化氫絡合成無害的硫化絡合物。同時要經常服用保肝利膽素+促長威+病毒星。水中有毒物的管理,還有很多方面,由于篇幅有限,主要就介紹以上幾方面。
有的養殖戶問:蟹池水層究竟要保持多深?一般來講,水溫在30℃時宜保持1米水深;33℃以上保持1.5米左右。是否水越深越好呢?其實水層過深會導致嚴重分層、底層缺氧、底質惡化,對生物不利。水草密度高的池塘可稍淺些,不要將水加到超出水草10厘米以上,以防天氣惡劣、水中缺氧時河蟹窒息而死,不管是有水草的淺水池還是無水草的深水池,平時都要注意使用增氧丹+底凈靈,以防池底水質惡化。
總之,不管是病理原因還是水質問題,如果發現河蟹爬網上岸、不明原因拒食、蛻殼而死、撐爪等情況就說明問題相當嚴重,應采取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