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于1997年引進旱稻種植,四年來,發展迅速,面積不斷擴大。2000年種植面積達到2.98萬畝,采用夏直播,平均畝產早稻346.4kg,較同季作物夏玉米畝增加產值150元以上。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解決了當地大棚面積大、草苫用料緊缺的問題,為我市原糧食產區種植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現將其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種植模式
旱稻在我市種植以“小麥-早稻”為主要種植模式,除此之外,還采取了“土豆-旱稻”、“圓蔥-旱稻”兩種高效復種模式。我市常年種植土豆10萬畝,圓蔥1.5萬畝。土豆一般于3月中旬播種,6月上旬收獲;圓蔥一般于9月下旬播種育苗,11月上旬定植, 6月上中旬收獲。采用后兩種模式種植旱稻,茬口好,播期早,有利于旱稻夏直播高產。
二、品種選擇
四年來,我們試驗了巴西陸稻IA-PAR-9、旱稻277、旱稻11、旱稻65、旱稻297、旱改2號、丹粳8號等7個旱稻品種,從中篩選出了巴西陸稻IA-PAR-9、早稻277、旱稻297三個適合我市種植的品種:
1.巴西陸稻IAPAR-9:抗旱性最強,產量潛力最大,我們在2000年高產攻關中達到了畝產513.4kg,但株型偏高(株高120cm),抗倒性相對較差,生育期偏長,在我市夏播110-120d,適合于春播或搶茬夏直播。
2.旱稻277:抗旱性較強,產量水平較高,抗倒,夏播生育期一般為105d左右,適合于麥收后夏直播。
3.旱稻297:品質好,抗旱性較強,抗倒,產量水平較旱稻277略低,夏播生育期105-110d,在我市夏播能夠正常成熟,綜合性狀最好。
三、高產栽培技術
1.精細播種:我們大部分采用人工開溝條播,也有少量采用機械播種,平均行距25cm。每畝用種量:巴西陸稻IAPAR-9為3-4kg;旱稻277、旱稻297為6-7kg。若大面積種植,可采用機械播種,小麥播種機播種效果很好。
播前將種子進行曬種、浸種、藥劑拌種等一系列處理。曬種一天后,用40℃的溫清水浸種12h,爾后用300倍多菌靈浸種消毒12h;消毒后的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清水浸種24-48h,注意換水,待種子露白時撈出晾干;晾干時可采用50%辛硫磷或50%甲基異柳磷拌種,以防治地下害蟲,用量為種子量的0.2%-0.3%。
播種時期,就我市而言最好保證在6月20日前播完,且越早越好。播種時應注意足墑播種,墑情不足須造墑播種。
2.科學施肥:根據早稻的需肥特點推算:生產500kg稻谷需N:10.4kg;五氧化二磷:4.8kg;氧化鉀:12.8kg。根據其肥效不同,進行配方施肥。采取施足基肥、分期追肥的原則。
結合整地每畝將3000kg有機肥、35kg三元復合肥(15-15-15)、15kg硫酸鉀和2kg硫酸鋅做基肥施入。
追肥一般分二期:一是在分蘗前,畝施尿素5-10kg;二是在拔節一孕穗期,畝施尿素5kg。
3.化學除草:除草是旱稻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根據我們近幾年試驗,早稻專用除劑1號、農思在旱稻生產中除草效果較好。施用方法為,播種后出苗前均勻噴霧。
4.地膜覆蓋:地膜覆蓋可明顯改善土壤旱情,縮短生育期。2000年,我們進行了試驗,試驗面積3.6畝,平均畝產442.5kg,較對照368.2kg,增產20.2%,效果明顯。旱稻地膜覆蓋方法類似于小麥,膜寬90cm,膜厚膜4行。采用穴播,穴距15cm,每穴7-9粒。
5.田間管理:(1)澆水。旱稻雖然抗旱性較強,但天旱時也必需澆水,尤其是孕穗開花期是旱稻的需水敏感期,此期干旱易導致空粒秕粒增多。這點必須引起重視。 (2)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對象為稻田螟蟲、葉蟬、稻飛虱、稻瘟病和紋枯病等。稻田螟蟲主要為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和三化螟。前兩年我市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發病較重。稻田螟蟲可采用40%格殺乳油或20%高滲甲胺磷乳油按1500倍均勻噴霧防治,同時也可兼防葉蟬、稻飛虱等害蟲;稻瘟病可采用20%三環唑,每畝75-100g對水75kg噴霧,或用5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配合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150g對水50-100kg,或用50%多菌靈粉劑100g,配合20%粉銹寧乳油50ml,對水50kg噴霧防治。
一、種植模式
旱稻在我市種植以“小麥-早稻”為主要種植模式,除此之外,還采取了“土豆-旱稻”、“圓蔥-旱稻”兩種高效復種模式。我市常年種植土豆10萬畝,圓蔥1.5萬畝。土豆一般于3月中旬播種,6月上旬收獲;圓蔥一般于9月下旬播種育苗,11月上旬定植, 6月上中旬收獲。采用后兩種模式種植旱稻,茬口好,播期早,有利于旱稻夏直播高產。
二、品種選擇
四年來,我們試驗了巴西陸稻IA-PAR-9、旱稻277、旱稻11、旱稻65、旱稻297、旱改2號、丹粳8號等7個旱稻品種,從中篩選出了巴西陸稻IA-PAR-9、早稻277、旱稻297三個適合我市種植的品種:
1.巴西陸稻IAPAR-9:抗旱性最強,產量潛力最大,我們在2000年高產攻關中達到了畝產513.4kg,但株型偏高(株高120cm),抗倒性相對較差,生育期偏長,在我市夏播110-120d,適合于春播或搶茬夏直播。
2.旱稻277:抗旱性較強,產量水平較高,抗倒,夏播生育期一般為105d左右,適合于麥收后夏直播。
3.旱稻297:品質好,抗旱性較強,抗倒,產量水平較旱稻277略低,夏播生育期105-110d,在我市夏播能夠正常成熟,綜合性狀最好。
三、高產栽培技術
1.精細播種:我們大部分采用人工開溝條播,也有少量采用機械播種,平均行距25cm。每畝用種量:巴西陸稻IAPAR-9為3-4kg;旱稻277、旱稻297為6-7kg。若大面積種植,可采用機械播種,小麥播種機播種效果很好。
播前將種子進行曬種、浸種、藥劑拌種等一系列處理。曬種一天后,用40℃的溫清水浸種12h,爾后用300倍多菌靈浸種消毒12h;消毒后的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清水浸種24-48h,注意換水,待種子露白時撈出晾干;晾干時可采用50%辛硫磷或50%甲基異柳磷拌種,以防治地下害蟲,用量為種子量的0.2%-0.3%。
播種時期,就我市而言最好保證在6月20日前播完,且越早越好。播種時應注意足墑播種,墑情不足須造墑播種。
2.科學施肥:根據早稻的需肥特點推算:生產500kg稻谷需N:10.4kg;五氧化二磷:4.8kg;氧化鉀:12.8kg。根據其肥效不同,進行配方施肥。采取施足基肥、分期追肥的原則。
結合整地每畝將3000kg有機肥、35kg三元復合肥(15-15-15)、15kg硫酸鉀和2kg硫酸鋅做基肥施入。
追肥一般分二期:一是在分蘗前,畝施尿素5-10kg;二是在拔節一孕穗期,畝施尿素5kg。
3.化學除草:除草是旱稻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根據我們近幾年試驗,早稻專用除劑1號、農思在旱稻生產中除草效果較好。施用方法為,播種后出苗前均勻噴霧。
4.地膜覆蓋:地膜覆蓋可明顯改善土壤旱情,縮短生育期。2000年,我們進行了試驗,試驗面積3.6畝,平均畝產442.5kg,較對照368.2kg,增產20.2%,效果明顯。旱稻地膜覆蓋方法類似于小麥,膜寬90cm,膜厚膜4行。采用穴播,穴距15cm,每穴7-9粒。
5.田間管理:(1)澆水。旱稻雖然抗旱性較強,但天旱時也必需澆水,尤其是孕穗開花期是旱稻的需水敏感期,此期干旱易導致空粒秕粒增多。這點必須引起重視。 (2)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對象為稻田螟蟲、葉蟬、稻飛虱、稻瘟病和紋枯病等。稻田螟蟲主要為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和三化螟。前兩年我市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發病較重。稻田螟蟲可采用40%格殺乳油或20%高滲甲胺磷乳油按1500倍均勻噴霧防治,同時也可兼防葉蟬、稻飛虱等害蟲;稻瘟病可采用20%三環唑,每畝75-100g對水75kg噴霧,或用5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配合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150g對水50-100kg,或用50%多菌靈粉劑100g,配合20%粉銹寧乳油50ml,對水50kg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