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粒棘球絳蟲是一種很小的絳蟲,體長只有2-6mm,由一個頭節和3-4個節片組成。頭節直徑約0.3mm,頭節上具4個圓形吸盤和1個頂突,頂突上有兩圈排列的小鉤,數目為28-50個。吸盤之后,蟲體變窄為頸節,長0.17-0.33mm。其后為1個短的未成熟節片。再后是一個成熟節片,此節片內含一套雌雄生殖器官,其中睪丸35-55個,輸精管呈螺旋狀捻轉,雄莖囊呈梨形,卵巢呈蹄鐵形。最后一節是孕卵節片,子宮向兩側形成側枝,l2-15個,子宮內充滿蟲卵,500-800個。蟲卵近圓形,直徑為30-60um,外被幅射狀胚膜,內含六鉤蚴。
棘球蚴為一包囊狀構造,其形狀因其寄生部位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在肝臟發育時,由于受到若干膽管的阻礙,受阻的囊壁無法延伸,包囊只能向軟組織或肝表面發育擴展,結果形成分枝狀的囊體。再如寄生于腸系膜的棘球蚴,一般近似圓形,大小不一,小至豆粒,大至人頭。囊內含無色或微黃色的透明液體,比重在1.005-1.015之間,內含少量蛋白質、脂肪、鹽及糖類養分。棘球蚴的囊壁分兩層,外為角質層,內為生發層(胚層)。生發層可向囊內直接長出許多原頭蚴(即頭節),呈白色圓形小顆粒,眼觀似砂粒,它和成蟲頭節的區別是體積小而無頂突腺。有的原頭蚴生成空泡,長大后形成生發囊,生發囊壁也長出原頭蚴。棘球蚴的生發層或生發囊有時還能轉化為子囊,子囊可在母囊內生長,也可到母囊外進入母囊角質膜與宿主結締組織之間而生長為獨立的囊。子囊同母囊結構一樣,囊壁也是由角質層和生發層構成,同樣產生原頭蚴和生發囊,同時還可以生成孫囊。所以一個生育好的棘球蚴所產生的原頭蚴可多達200萬個。有的棘球蚴在某種動物體內不相適應時,其生發層不能長出原頭蚴,此囊稱為不育囊,不育囊多見于牛,可達90%,羊8%,豬則是20%。
生活史
細粒棘球絳蟲(成蟲)寄生于狗、貓、狼、狐貍等肉食動物的小腸內,孕節脫落隨糞便排到外界,破裂后蟲卵散出,污染食物、飼料、飲水和牧場。中間宿主(豬、牛、羊、人等)食入后,六鉤蚴在消化道內孵出,即鉆人腸壁血管,隨血液循環到肝、肺等器官和組織中發育為棘球蚴。棘球蚴在動物和人體內生存可延續數年至十幾年之久。終末宿主(狗、貓、狼、狐貍等)吞食寄生有棘球蚴(不育囊除外)的肝、肺等器官和組織后,經胃到小腸,在胃腸液作用下,囊壁被消化,原頭蚴經7周即可發育為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