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旱半夏(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的種植,一直以來,人們都是沿用著正茬春種秋收的習慣,而在全國最大的旱半夏種植繁育基地——山西省新絳縣北杜塢村,早在幾年前,由本村新絳縣晉星旱半夏生產銷售專業合作社牽頭,為提高畝收入,在充分考慮到旱半夏根莖干、喜陰怕光的前提下,經過多年的試驗,成功摸索出了一套適合黃河流域的麥田間作旱半夏的技術,使農民糧藥雙豐收,雙喜臨門。
具體做法;
1、地未上冬之前或剛開春地解冬之前(均為小麥出土10厘米左右),將旱半夏種球按小麥的播幅錯開按5厘米左右的深度播在小麥背上。
2、冬澆一次,有利于殺死地下害蟲;開春到小麥收割之前視情況澆2—3次,保持土壤濕潤,有利與旱半夏與小麥同時生長。
3、6月份小麥收割后,先在半夏地地面撒一層腐熟的土雜肥,然后抓緊時間重澆第一次水。在澆第一次水時,應稀釋50公斤含鉀元素高的復合肥。
4、在澆第一次水后,人能進地的情況下,馬上澆第二次水。
視情況,如兩次水澆后,苗還是沒有出齊,則要澆第三次水;若出齊,則以后按正茬按夏管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