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蘋果的商品性狀與生長環境、土壤、空氣、水源、施肥、用藥、管理技術、品種等方面關系密切,但其食用、觀賞、保健、饋贈所應具備的商品性狀應該說是基本一樣的,作為果品生產者若不知道,不了解其商品性狀標準,生產中就難免盲目性。不是投資過大,就是產量、質量低下,不是弄巧成拙,就是有苦勞沒回報。因此,每一位果農除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規范、要求、科學管理的同時,還必須要盡最大可能達到和滿足以下的標準。
一、果個
大與小是果實的商品性狀,在同一品種范圍內,不同區域間的差異性很大,西北黃土高原果區的紅富士大多在 200 克左右,渤海灣果區果個多在 250 克左右。一般大型果應達到 200 克以上,中型果應達到 160 克以上,小型果則應在 120-130 克之間。
二、果型
新紅星的標準應該是高樁,萼端五棱突出,紅富士就是圓形或略顯高樁。但該品種多有偏斜,栽培中需用特殊的技術手法來端正果型。
三、果面著色
成熟的果實應分為紅、黃、綠三種顏色,著色度元帥系應達到 90% 以上;紅富士、喬納金應在 70% 以上;國光、秦冠等應在 50% 以上;金冠果面金黃、青香蕉、青蘋果應全綠。
四、果面光潔度
果面蠟質少、葉磨、水銹、蟲傷、霜環、果銹、裂紋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果面的光潔度。從品種上看,不同品種的光潔度區別較大。一般富士、國光的果面光潔,但梗洼處有微裂。在我國中部地區,生長季節早期干旱,后期多雨,果面均易出現裂口。
金冠果面易生果銹,新紅星、首紅等果面蠟質厚,光潔度好,越擦越亮,青香蕉等綠色品種光潔度較差。
五、可溶性固型物含量
含糖量的高低與產地、栽培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新紅星在渤海灣和黃海故道一帶,可溶性形物含量為 10.5%-12%. 而在黃土高原一帶可達 14%-15% ,紅富士也有類似趨勢。同屬黃土高原,陜西關中地區的味淡,渭北旱原味濃,同一地區品種,旱地甜于水地,管理水平高的甜于水平低的。一般要求:早熟品種可溶性固型物含量在 10.0% ~ 11.0% ,中熟品種 11.0% ~ 13.0% ,晚熟品種應在 14% 以上。
六、維生素、芳香物質含量
維生素主要是抗壞血酸、煙堿酸、胡羅卜素、核黃素等組成。維生素也是由糖轉化合成的,一般含糖量高的品種,維生素類含量也豐富。
芳香物質在果實中的成份高達 70 余種。其中主要是脂類( 28 種)、羧基化合物( 6 種)、醇類( 14 種)、以及游離酸和脂化酸( 12 種)。就其含量劃分,醇類占 92% 、羧基化合物占 6% 、脂類占 2% 。香氣濃度與品種、管理水平、成熟度都有一定的關系。
七、果實硬度
硬度也稱爽脆度,與貯運性有關系。同品種中,大果硬度小,不耐貯;小果硬度大耐貯。一般品種采收時的硬度可達 6.8 時千克 / 平方厘米以上。
果實硬度在 4.08 ~ 4.49 千克 / 平方厘米時,口感松綿; 4.9 ~ 5.9 千克 / 平方厘米時,口感微脆或微綿; 5 ~ 5.4 千克 / 平方厘米時,口感較脆;大于 5.4 千克 / 平方厘米時,口感脆硬。貯藏時硬度應在 7.35 千克 / 平方厘米以上為好。
一、果個
大與小是果實的商品性狀,在同一品種范圍內,不同區域間的差異性很大,西北黃土高原果區的紅富士大多在 200 克左右,渤海灣果區果個多在 250 克左右。一般大型果應達到 200 克以上,中型果應達到 160 克以上,小型果則應在 120-130 克之間。
二、果型
新紅星的標準應該是高樁,萼端五棱突出,紅富士就是圓形或略顯高樁。但該品種多有偏斜,栽培中需用特殊的技術手法來端正果型。
三、果面著色
成熟的果實應分為紅、黃、綠三種顏色,著色度元帥系應達到 90% 以上;紅富士、喬納金應在 70% 以上;國光、秦冠等應在 50% 以上;金冠果面金黃、青香蕉、青蘋果應全綠。
四、果面光潔度
果面蠟質少、葉磨、水銹、蟲傷、霜環、果銹、裂紋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果面的光潔度。從品種上看,不同品種的光潔度區別較大。一般富士、國光的果面光潔,但梗洼處有微裂。在我國中部地區,生長季節早期干旱,后期多雨,果面均易出現裂口。
金冠果面易生果銹,新紅星、首紅等果面蠟質厚,光潔度好,越擦越亮,青香蕉等綠色品種光潔度較差。
五、可溶性固型物含量
含糖量的高低與產地、栽培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新紅星在渤海灣和黃海故道一帶,可溶性形物含量為 10.5%-12%. 而在黃土高原一帶可達 14%-15% ,紅富士也有類似趨勢。同屬黃土高原,陜西關中地區的味淡,渭北旱原味濃,同一地區品種,旱地甜于水地,管理水平高的甜于水平低的。一般要求:早熟品種可溶性固型物含量在 10.0% ~ 11.0% ,中熟品種 11.0% ~ 13.0% ,晚熟品種應在 14% 以上。
六、維生素、芳香物質含量
維生素主要是抗壞血酸、煙堿酸、胡羅卜素、核黃素等組成。維生素也是由糖轉化合成的,一般含糖量高的品種,維生素類含量也豐富。
芳香物質在果實中的成份高達 70 余種。其中主要是脂類( 28 種)、羧基化合物( 6 種)、醇類( 14 種)、以及游離酸和脂化酸( 12 種)。就其含量劃分,醇類占 92% 、羧基化合物占 6% 、脂類占 2% 。香氣濃度與品種、管理水平、成熟度都有一定的關系。
七、果實硬度
硬度也稱爽脆度,與貯運性有關系。同品種中,大果硬度小,不耐貯;小果硬度大耐貯。一般品種采收時的硬度可達 6.8 時千克 / 平方厘米以上。
果實硬度在 4.08 ~ 4.49 千克 / 平方厘米時,口感松綿; 4.9 ~ 5.9 千克 / 平方厘米時,口感微脆或微綿; 5 ~ 5.4 千克 / 平方厘米時,口感較脆;大于 5.4 千克 / 平方厘米時,口感脆硬。貯藏時硬度應在 7.35 千克 / 平方厘米以上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