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來,我站承擔了南通市科技局下達的"稻田生態養蟹高產高效技術研究"項目,并通過南通市科技局組織的專家驗收,獲得2005年度南通市科技進步三等獎?,F將項目實施情況報告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一)河蟹養殖
1.田間工程與配套設施建設
(1)田塊選擇:稻田養蟹的田塊要求不漏水,靠近水源,進排水方便,水質好,無污染源,環境安靜,交通方便。底質以壤土或沙壤土為好。一般以農產為單位,面積以3~5畝為宜。有條件的地區,可實行集中連片規模養殖,每單元面積以5~10畝為宜,以獲取規模生產經營效益。
(2)田間工程建設:田間工程通常由暫養池、環溝和田間溝三部分組成。環溝通??裳靥锕葌人闹荛_挖,也可離田埂1~2米處開挖,成環形。溝寬2~3米、深0.8~1.2米,坡比1∶(1.3~1.5)。開挖的土壤主要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間溝又稱畦溝,可視田塊大小,在田中開挖數條橫溝或十字溝、井字溝,溝寬、深均為0.5米,并與環溝相通。暫養池主要用來培育、暫養河蟹苗種和成品,通常在田塊的一端開挖,池寬4米以上、深1.5米左右,長視田塊大小而定,一般10~15米不等。有條件的地方,也可將田頭的蓄水溝、豐產溝、進排水渠利用起來,作為稻田養蟹的暫養池或環溝,以增大水產養殖的水域空間,環溝、田間溝和暫養池面積一般可占稻田總面積的25%~30%。
(3)配套設施建設:稻田養蟹的田塊都要設置防逃墻,防逃墻材料以經濟、實惠、防逃效果好為原則。一般可采用鈣塑板、塑料薄膜、水泥板、鋁鉑板等材料,防逃墻埋入土內10~20厘米,高出地面50厘米,用木樁或竹樁支撐固定,四角成圓弧形。同時,要按照水稻種植、水產養殖調控水位和水質的要求,建好進排水系,確保灌得進、排得出,并在進排水口安裝鋼絲、聚乙烯雙層密眼網,以防河蟹逃逸和敵害生物侵入。
2.苗種放養
(1)消毒施肥:藥物消毒一般定在苗種放養前15~20天進行,每畝暫養池或環溝分別用100千克生石灰或14千克漂白粉對水溶化隨即潑灑;同時,一般在苗種放養前10天左右進水50~60厘米,每畝暫養池施放經發酵的干雞糞200~400千克,培養浮游生物,作為蟹苗、蟹種的基礎餌料。
(2)移植水草:在暫養池、環溝內移植伊樂藻、輪葉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移植水草的數量以覆蓋溝面積的1/3為宜。
(3)苗種準備:蟹苗(大眼幼體)要求淡化3~4天,淡化鹽度不大于3,體質健壯,活力強,呈金黃色,大小均勻;幼蟹或蟹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色澤純正,爬行活躍,附肢齊全,無病無傷。在選購時,要按照苗種質量要求,嚴格把關,并逐步向自繁自育自養方向轉變,以確保河蟹苗種質量和放養的成活率。
(4)放養時間:蟹苗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放養;蟹種(扣蟹)一般在上年的12月至當年的2~3月放養。苗種先放入暫養池內進行暫養,搞好養殖管理,待秧苗拋栽有效分蘗結束(拋栽后一般15天)后,再將稻田水位加深,讓其進入稻田攝食生長。
(5)蟹種消毒:放養蟹種時,需用20毫克/升高錳酸鉀洗浴10~15分鐘。
(6)放養模式:蟹種培育,一般每畝放養大眼幼體0.5~1.0千克;成蟹養殖,一般每畝放養規格為100~200只/千克的蟹種500~1000只。不管哪種模式,均可分別每畝搭配放養鰱鳙魚種10尾、銀鯽魚種50尾和抱卵親蝦200尾左右。
3.餌料投喂
(1)蟹種培育:蟹苗放養后前3天以暫養池中的浮游生物為餌料,若池中天然餌料不足可撈取浮游生物或增補蛋黃、豆漿等,直到第1次蛻殼結束變為Ⅰ期幼蟹。Ⅰ期幼蟹后投喂新鮮的魚糜、豬血、豆腐糜,日投餌量為幼蟹體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現Ⅲ期幼蟹為止。Ⅲ期后,日投喂量為幼蟹體重的50%,一天分3次投喂,至蛻變為V期幼蟹。V期幼蟹后,餌料種類主要有浮萍、水花生、輪葉黑藻、野雜魚、螺蚌、豆渣、小麥、黃豆粉以及配合餌料。7月上旬前早晚各投1次糜狀野雜魚、螺蚌、小麥粉、黃豆粉或配合餌料;7月中旬至8月底隔天傍晚投喂一次;9月上旬至11月,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日投餌量為蟹體重的5%以內。浮萍等水生
一、材料與方法
(一)河蟹養殖
1.田間工程與配套設施建設
(1)田塊選擇:稻田養蟹的田塊要求不漏水,靠近水源,進排水方便,水質好,無污染源,環境安靜,交通方便。底質以壤土或沙壤土為好。一般以農產為單位,面積以3~5畝為宜。有條件的地區,可實行集中連片規模養殖,每單元面積以5~10畝為宜,以獲取規模生產經營效益。
(2)田間工程建設:田間工程通常由暫養池、環溝和田間溝三部分組成。環溝通??裳靥锕葌人闹荛_挖,也可離田埂1~2米處開挖,成環形。溝寬2~3米、深0.8~1.2米,坡比1∶(1.3~1.5)。開挖的土壤主要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間溝又稱畦溝,可視田塊大小,在田中開挖數條橫溝或十字溝、井字溝,溝寬、深均為0.5米,并與環溝相通。暫養池主要用來培育、暫養河蟹苗種和成品,通常在田塊的一端開挖,池寬4米以上、深1.5米左右,長視田塊大小而定,一般10~15米不等。有條件的地方,也可將田頭的蓄水溝、豐產溝、進排水渠利用起來,作為稻田養蟹的暫養池或環溝,以增大水產養殖的水域空間,環溝、田間溝和暫養池面積一般可占稻田總面積的25%~30%。
(3)配套設施建設:稻田養蟹的田塊都要設置防逃墻,防逃墻材料以經濟、實惠、防逃效果好為原則。一般可采用鈣塑板、塑料薄膜、水泥板、鋁鉑板等材料,防逃墻埋入土內10~20厘米,高出地面50厘米,用木樁或竹樁支撐固定,四角成圓弧形。同時,要按照水稻種植、水產養殖調控水位和水質的要求,建好進排水系,確保灌得進、排得出,并在進排水口安裝鋼絲、聚乙烯雙層密眼網,以防河蟹逃逸和敵害生物侵入。
2.苗種放養
(1)消毒施肥:藥物消毒一般定在苗種放養前15~20天進行,每畝暫養池或環溝分別用100千克生石灰或14千克漂白粉對水溶化隨即潑灑;同時,一般在苗種放養前10天左右進水50~60厘米,每畝暫養池施放經發酵的干雞糞200~400千克,培養浮游生物,作為蟹苗、蟹種的基礎餌料。
(2)移植水草:在暫養池、環溝內移植伊樂藻、輪葉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移植水草的數量以覆蓋溝面積的1/3為宜。
(3)苗種準備:蟹苗(大眼幼體)要求淡化3~4天,淡化鹽度不大于3,體質健壯,活力強,呈金黃色,大小均勻;幼蟹或蟹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色澤純正,爬行活躍,附肢齊全,無病無傷。在選購時,要按照苗種質量要求,嚴格把關,并逐步向自繁自育自養方向轉變,以確保河蟹苗種質量和放養的成活率。
(4)放養時間:蟹苗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放養;蟹種(扣蟹)一般在上年的12月至當年的2~3月放養。苗種先放入暫養池內進行暫養,搞好養殖管理,待秧苗拋栽有效分蘗結束(拋栽后一般15天)后,再將稻田水位加深,讓其進入稻田攝食生長。
(5)蟹種消毒:放養蟹種時,需用20毫克/升高錳酸鉀洗浴10~15分鐘。
(6)放養模式:蟹種培育,一般每畝放養大眼幼體0.5~1.0千克;成蟹養殖,一般每畝放養規格為100~200只/千克的蟹種500~1000只。不管哪種模式,均可分別每畝搭配放養鰱鳙魚種10尾、銀鯽魚種50尾和抱卵親蝦200尾左右。
3.餌料投喂
(1)蟹種培育:蟹苗放養后前3天以暫養池中的浮游生物為餌料,若池中天然餌料不足可撈取浮游生物或增補蛋黃、豆漿等,直到第1次蛻殼結束變為Ⅰ期幼蟹。Ⅰ期幼蟹后投喂新鮮的魚糜、豬血、豆腐糜,日投餌量為幼蟹體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現Ⅲ期幼蟹為止。Ⅲ期后,日投喂量為幼蟹體重的50%,一天分3次投喂,至蛻變為V期幼蟹。V期幼蟹后,餌料種類主要有浮萍、水花生、輪葉黑藻、野雜魚、螺蚌、豆渣、小麥、黃豆粉以及配合餌料。7月上旬前早晚各投1次糜狀野雜魚、螺蚌、小麥粉、黃豆粉或配合餌料;7月中旬至8月底隔天傍晚投喂一次;9月上旬至11月,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日投餌量為蟹體重的5%以內。浮萍等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