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少量捕撈羅氏沼蝦可用大抄網在池邊撈取,捕大留小,分批收獲。上市時,可用商品蝦的大小規格的網目地曳網拉網。一般收獲季節收獲體重20克左右的蝦用網目為18毫米,25~30克的蝦用網目為20毫米,40~50克的蝦用網目為25毫米。捕撈時在池邊將網的一端保持不動,另一端呈半圓形圍起。與此同時,有一人站在網前并與拉網同一方向,一邊移動,一邊拍打水面,以防蝦在網向池岸拉的同時從網端的開口處逃逸。如果捕撈全池羅氏沼蝦,可排水捕撈。排水捕獲前先要在閘門上安裝袖網,讓蝦隨水流入袖網而收獲捕撈。也可把養蝦池水排放至半干后再用地曳網捕撈。捕撈不夠規格的小蝦應及時放回飼養池續養。羅氏沼蝦離水易死,為了保證鮮蝦上市,捕撈的蝦應放入暫養池或網箱內,分選分批直接供應市場。
蝦苗的運輸方法與魚苗運輸方法基本相同。通常用尼龍袋、帆布袋、木桶及塑料箱等作為運輸工具。裝運密度主要依照蝦苗的大小運程的長短和氣溫高低而定。如采用40厘米×60厘米尼龍袋運輸,放養密度為4000尾,充氧。當氣溫26℃運程5小時,存活率可達95%以上。蝦苗到達目的地下塘時,應防止水溫突變,一般可將尼龍袋放置在池中靜置10多分鐘,然后再將蝦苗倒入飼養池。
附:蝦的鮮度和被污染的鑒別方法
(1)頭胸節和腹節連接程度:蝦的頭胸節末端有稱為“蝦腦”的胃臟和肝臟,這是蝦在死后最易腐敗的地方。不新鮮的蝦,首先影響這部分組織,使頭節胸與腹節連接變得松弛,容易脫離。
(2)體色:蝦體的甲殼在真皮層內散布著色素細胞,含有色素質(主要是類胡蘿卜素,它結合在蛋白質內)。蝦體死亡后,隨著變質的程度,可與蛋白質脫離形成蝦紅素。所以不新鮮的蝦體色紅,頗似加熱后的狀態。
(3)伸曲力:剛死的蝦體內組織充盈水分,膨脹而有彈力,故能保持伸張或卷曲的僵尸狀態,不會因外力而改變。死了長久不新鮮的蝦,組織變軟,失去固有的伸曲力,故能被任意擺布而改變形態。
(4)潔凈程度:活蝦的體表光潔,從水中取出接觸體表有“干燥”感,死后如還新鮮的,仍有此感覺。接近腐敗的蝦體,因甲殼下一層分泌粘液的顆粒細胞崩解,使粘液滲出體表,觸之有不潔凈的濕粘滑膩感覺。
(5)被污染的蝦大多具有異味的化學物質,具有熱揮發性,當它們遇熱燃燒時便發出一股刺鼻的異臭味。因此,購蝦時先剪取一小塊蝦頭,用火柴燃燒,使之烤灼,待冒出熱氣時迅速用鼻子聞一聞,若有明顯的異臭味,即是生長在受化學污染的池塘里的蝦。
蝦苗的運輸方法與魚苗運輸方法基本相同。通常用尼龍袋、帆布袋、木桶及塑料箱等作為運輸工具。裝運密度主要依照蝦苗的大小運程的長短和氣溫高低而定。如采用40厘米×60厘米尼龍袋運輸,放養密度為4000尾,充氧。當氣溫26℃運程5小時,存活率可達95%以上。蝦苗到達目的地下塘時,應防止水溫突變,一般可將尼龍袋放置在池中靜置10多分鐘,然后再將蝦苗倒入飼養池。
附:蝦的鮮度和被污染的鑒別方法
(1)頭胸節和腹節連接程度:蝦的頭胸節末端有稱為“蝦腦”的胃臟和肝臟,這是蝦在死后最易腐敗的地方。不新鮮的蝦,首先影響這部分組織,使頭節胸與腹節連接變得松弛,容易脫離。
(2)體色:蝦體的甲殼在真皮層內散布著色素細胞,含有色素質(主要是類胡蘿卜素,它結合在蛋白質內)。蝦體死亡后,隨著變質的程度,可與蛋白質脫離形成蝦紅素。所以不新鮮的蝦體色紅,頗似加熱后的狀態。
(3)伸曲力:剛死的蝦體內組織充盈水分,膨脹而有彈力,故能保持伸張或卷曲的僵尸狀態,不會因外力而改變。死了長久不新鮮的蝦,組織變軟,失去固有的伸曲力,故能被任意擺布而改變形態。
(4)潔凈程度:活蝦的體表光潔,從水中取出接觸體表有“干燥”感,死后如還新鮮的,仍有此感覺。接近腐敗的蝦體,因甲殼下一層分泌粘液的顆粒細胞崩解,使粘液滲出體表,觸之有不潔凈的濕粘滑膩感覺。
(5)被污染的蝦大多具有異味的化學物質,具有熱揮發性,當它們遇熱燃燒時便發出一股刺鼻的異臭味。因此,購蝦時先剪取一小塊蝦頭,用火柴燃燒,使之烤灼,待冒出熱氣時迅速用鼻子聞一聞,若有明顯的異臭味,即是生長在受化學污染的池塘里的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