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婷婷国产v国产偷v亚洲高清,蜜桃av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北五味子播種育苗技術

   日期:2016-06-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3    
1采種

7月下旬以后即可進入人工栽培園地選種。選種標準是把穗長8cm以上、平均粒重0.5g以上、漿果著色早的結果樹確定為采種樹。9月中、下旬采收果實,堆漚幾天,然后水選,漂除癟粒,搓去果皮果肉,洗凈后置于陰涼處陰干備用。

按季節的不同,北五味子播種育苗分秋播和春播兩種方式。秋播是指把當年采收到的種子直接播入圃地,而翌春播種所用種子,則必須采用層積催芽處理。

2層積催芽處理

12月中下旬~1月上中旬,先用清水浸泡種子2~3d,每天換水1次。然后按1┱3的比例將濕種子與新鮮潔凈細河沙混合起來,放室外自然條件下保溫層積處理。沙子濕度以用手握緊成團而不滴水,松手不散為宜,通常為飽和含水量的40%~50%。北五味子種子層積處理所需時間為80~90d。播種前半個月左右,把種子從層積濕沙中篩出,用涼水浸泡3~4d,每天換水1次。待浸水的種子種皮裂開或露出胚根、裂嘴率達30%左右時,即可播種。

若在層積前用250ml/l(ppm)赤霉素溶液或1%的硫酸銅水溶液浸種24h,可使層積時間縮短1/3左右。

3苗圃地的選擇

為了培育優良的北五味子苗木,苗圃地最好選擇地勢平坦、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塊,也可選用老參地。育苗以床作為佳,可根據不同土壤條件做床。低洼易澇、雨水多的苗圃地,應在前一年土壤結凍前進行翻耕、耙細,翻耕深度25~30cm。結合秋翻施入基肥,每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10~15kg,與床土充分攪拌均勻,摟平床面即可播種。不論何種苗床,皆要有厚度不少于15cm的疏松土層床土。

4播種及播后管理

①露地直播。可實行春播(5月上旬)和秋播(土壤結凍前)。播種前作寬1.2m、長10m的低畦。播種采用條播法,即在畦面上按15~18cm的行距,開深2~3cm的淺溝,踩底格子。每畦撒播種子100~120g,畝用種5kg。播后覆2cm厚細土,用木磙鎮壓,澆透水,再在床面上覆蓋一層草簾,以保持土壤濕度。種子播后20~30d即可出苗,當出苗率達到50%~70%時,分批撤掉草簾,搭設簡易遮蔭棚,讓透光率保持在30%~40%以下,幼苗長至5~6cm高時撤除遮蔭。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間苗,株距3~5cm。因北五味子幼苗頂芽對某些除草劑特別敏感,故除草應以人工為主。當年生苗高長量一般在10~15cm,高度不足10cm者應當覆土越冬,再培育1a用于建園。

②保護地育苗。4月初扣塑料大棚,制作紙袋營養缽,規格為6×6×10cm或7×7×10cm。營養土的配比為,細河沙與腐殖土比例為1┱3,并按5%的比例加放腐熟農家肥(豬糞)及0.3%的磷酸二銨(研成粉末)。播種前給缽底層的營養土澆透水,每個紙缽內播種2粒,覆土厚1.0~1.5cm。播種時底土及覆土均應拌入適量多菌靈。播種后結合澆水,噴施800~1000倍代森銨。播種后要保持適宜的濕度,一般2~3d澆水1次,小苗出齊后遮蔭20d左右,當溫度在30℃以上時要注意通風降溫。

③幼苗移栽及圃地管理。6月中下旬,幼苗帶土坨移入苗圃。栽苗前的苗圃地要充分做好翻耙、打壟等準備工作。栽苗時用平鎬破壟開溝,深溝15cm,施入底肥(每畝施用優質農家肥400~500kg)。紙缽苗按株距10~15cm擺放溝中,用細土填平,澆透水,最后封壟。苗期追肥2次,第1次在拆除遮蔭棚時進行,在幼苗行間開溝,每個苗床施硝酸銨200~250g,硫酸鉀50~60g;第2次在苗高10cm左右時進行,每個苗床施磷酸二銨300~400g,硫酸鉀60~80g。施肥后適當增加澆水次數,以利幼苗生長。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金坛市| 昌乐县| 小金县| 通州区| 晋州市| 武定县| 临泽县| 永善县| 仁化县| 临潭县| 兴义市| 比如县| 淮安市| 陆良县| 定西市| 玛沁县| 昭平县| 会宁县| 武强县| 乌兰察布市| 玛纳斯县| 邹平县| 泰安市| 崇左市| 宝丰县| 光山县| 鲜城| 枣强县| 辉县市| 霍邱县| 盖州市| 琼海市| 惠东县| 沁阳市| 辽宁省| 军事| 安塞县| 游戏| 峨山|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