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婷婷国产v国产偷v亚洲高清,蜜桃av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長絲鱸魚池塘無公害養(yǎng)殖

   日期:2016-06-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5    
長絲鱸為東南亞特產淡水魚類,是一種食用、觀賞兼具的熱帶魚品種。該魚蛋白質成份豐富,營養(yǎng)價值高,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生長速度快,群體產量高,當年苗種經8個月飼養(yǎng)可達800克~1000克,最大個體可達20千克,深受養(yǎng)殖者和消費者喜愛,在國際市場上非常走俏,是一種高檔經濟魚類,在越南等地素有“財神魚”之美譽。由于長絲鱸的生活習性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要求與我國南方的氣候相吻合,且飼料來源甚廣,我國近年有少數地方作為觀賞魚引進。據有關專家介紹,如果利用土基池塘養(yǎng)殖長絲鱸,因其環(huán)境理化因子接近自然環(huán)境,長絲鱸生長速度可大大提高。湖北省英山縣水產技術推廣站通過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自越南安江省引進長絲鱸,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熱資源進行了無公害養(yǎng)殖開發(fā)。現(xiàn)將其養(yǎng)殖技術方法簡述如下,僅供參考。 

    池塘條件 

    長絲鱸屬熱帶魚類,對水溫的要求很嚴,其適宜水溫為22℃~32℃,最適水溫24℃~30℃,隨著水溫的下降生長愈緩慢,當水溫降至16℃時,停止進食,水溫在12℃以下,則會凍傷乃至死亡。所以,應當選擇冷、熱水水源充足,無污染,水質肥瘦適中,排灌方便的水面作為養(yǎng)殖池,面積2畝~3畝,水深在2米以上,水質要求微堿性,符合無公害養(yǎng)殖要求,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由于該魚腹鰭為兩條較硬的長絲延伸至尾鰭,且魚體扁而寬,為防止水泥池壁池底擦傷魚體,故養(yǎng)殖池塘適宜采用土池進行養(yǎng)殖。 

    苗種放養(yǎng) 

    盡管長絲鱸對水中的溶氧要求不高,但在養(yǎng)殖中,必須保證合理的密度,適宜的規(guī)格,在投喂過程中也須講求種苗放養(yǎng)的方法與技巧。 

    1.清塘消毒:放養(yǎng)前,每畝水深20厘米時,用生石灰130千克~150千克全池潑撒,充分曝曬,3天后將池水灌至60厘米深度。約5天~7天后可加深水位,待藥效消失后再放魚入池。 

    2.肥水下塘:苗種下塘前每畝施綠肥150千克,同時每畝投豆?jié){3千克,當池塘水體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輪蟲、枝角類、橈足類浮游動物后即可投放種苗,且將池水水位逐漸升高至2米左右,追施有機肥。 

    3.放養(yǎng)密度:放養(yǎng)密度直接影響長絲鱸的生長速度和出池規(guī)格,應根據魚種規(guī)格、質量、飼料來源、池塘生態(tài)條件、管理水平以及市場情況等確定放養(yǎng)量,若池塘水源充足,一般每畝可放養(yǎng)3.3厘米左右苗種5000尾~7000尾,同時每畝套養(yǎng)鳙魚50尾~80尾。 

    4.放養(yǎng)要求:首先引種要求品種純正,規(guī)格整齊,無病無傷,游動活潑,體質健壯。其次,長絲鱸宜單養(yǎng),若要混養(yǎng),宜與濾食性、草食性魚類混養(yǎng),不可與雜食性魚類混養(yǎng)。最后,放苗時要進行魚體消毒,可用3%的食鹽水浸浴3分鐘~5分鐘或用15ppm~20ppm的高錳酸鉀浸浴15分鐘~20分鐘。同時,注意調溫下塘,低溫期放苗易感染水霉病。 

    飼養(yǎng)管理 

    日常管理應做到“四勤”:勤巡塘、勤觀察、勤投喂、勤防病害。在具體的飼養(yǎng)管理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飼料投喂:在魚種培育階段,前期飼料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中、后期投放全價顆粒飼料,飼料要求符合無公害養(yǎng)殖標準,質量過硬,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要達到30%~50%,各種營養(yǎng)物質要平衡,尤以動物性蛋白質含量要充足。魚苗入池24小時后開始喂食,每天兩次,上午9時~10時,下午4時~5時各一次,投喂魚糜與花生餅各50%,二者攪拌后按魚體重的10%~15%投餌,也可采用幼苗配合飼料與絲蚯蚓結合,先投喂一個月,再投喂配合飼料。在成魚養(yǎng)殖階段,可投喂粗蛋白質含量在30%以上的全價顆粒飼料,投餌率為5%,分早、中、晚三次投喂。由于長絲鱸口徑較小,所以應注意飼料顆粒大小的選擇。 

    在投喂過程中,每半個月要進行一次隨機檢查,結合長絲鱸生長及吃食情況調整飼料的投喂量和方法。 

    2.水質調節(jié):隨著魚體的增長和投餌量的增加,魚類排泄物及殘餌沉積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而引起水質惡化,此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節(jié)水質。一般每半月?lián)Q水一次,換水量不宜超過池水的50%,且注意溫差不宜超過2℃。由于長絲鱸喜歡生活在平靜的水體中,且慣于垂直上下活動,所以要求水體要適當深一些,且不宜頻繁或大量換水。在長絲鱸生長的池塘中,水面不宜有水生植物覆蓋。由于長絲鱸也可在半咸水中生存,故它對水質要求微堿性,酸性水質易使它發(fā)生病害,所以應適時提高水中pH值,可采用在池塘中撒些殼灰或投放經發(fā)酵的畜禽糞便等方法予以調節(jié)。 

    3.病害防治:水霉病、錨頭鳋病、白點病、鲺病、車輪蟲病、瘡疹病是長絲鱸的多發(fā)病。長絲鱸病害應以預防為主,一旦病菌侵入,極難治愈。具體的預防方法有:一是保持池水溫度在24℃~30℃之間,換水時嚴格注意調好水溫,避免溫差過大;二是每半月用25ppm生石灰或1ppm漂白粉全池潑灑;三是及時調節(jié)水質,經常清洗食臺,清除殘餌污物;四是堅持投喂新鮮餌料,定期在餌料中添加藥物防病;五是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保持池壁光滑,池中無雜物,生產中謹慎操作,以免操作損傷魚體誘發(fā)病害。在陰雨、悶熱或驟冷天氣應勤加看管,日夜巡塘,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在發(fā)生病害時,及時請專業(yè)技術人員診斷治療。使用藥物時注意不可使用違禁藥物,常用預防和治療的藥物有食鹽、生石灰、高錳酸鉀、水霉凈及敵百蟲等抗菌素和殺蟲藥物。 

    4.強化管理:在養(yǎng)殖過程中,要加強專人管理,日夜巡塘,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池塘周圍注意安靜,減少人畜活動,以免使魚類產生應激反應,誘發(fā)病害。還要防止水質變壞,在魚類浮頭或發(fā)病時,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救治。塘內的死魚、病魚要及早撈起,遠離深埋,以免病情蔓延或影響水質。同時,記好養(yǎng)殖日志,詳細記清魚種放養(yǎng)、投入品及魚類生長、病害等情況,實行健康養(yǎng)殖。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灌阳县| 和平区| 龙陵县| 南汇区| 香港| 休宁县| 舟曲县| 精河县| 华宁县| 正阳县| 揭西县| 丰镇市| 阳朔县| 霸州市| 平泉县| 红安县| 玛曲县| 蓝田县| 上高县| 安图县| 永丰县| 石阡县| 罗城| 苍溪县| 无棣县| 南和县| 麻阳| 辽宁省| 衢州市| 周口市| 疏勒县| 滨海县| 徐州市| 米泉市| 镇沅| 专栏| 庄河市| 柘荣县| 平定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