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水稻產區,大部份農村農民都是使用“東風15型”手扶拖拉機配犁、旋耕機、開溝機等進行農田作業。該機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操作簡單方便的特點。同時,該機操作人員能乘座進行田間作業,具有功效高、勞動強度低、作業質量好的優點。但由于有些農民是新機手,是昨天剛剛丟下“三把”(犁把、鋤頭把、鐮刀把)的農民,購機后一下變成農機手,缺乏手扶拖拉機技術知識,缺乏農田作業技術知識,田間作業質量差,達不到農藝技術要求,影響了水稻生產和產量。怎樣來提高手扶拖拉機農田作業質量呢?根據自已多年從事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經驗,現介紹提高手扶拖拉機農田作業質量的技術措施,供農民機手參考。
一、新農機手應自覺地參加當地農機部門舉辦的手扶拖拉機駕駛操作人員技術培訓班。全面的學習手扶拖拉機的構造、工作原理、農田作業操作技術以及安全生產知識,考取農田作業操作證。
二、下田作業前,機手應全面對拖拉機及旋耕機進行維護保養,使之技術狀況良好。
三、農田中蓄水適量。在下田作業前,機手應注意觀察農田中的水深。一般水深要高出田泥10厘米左右,農田應浸泡24小時以上。如水位太淺,旋耕作業中阻力大,機件容易磨損和損壞,田泥不易起漿,旋耕作業田泥不平整;如水位太深,容易產生漏耕重耕的現象,農田作業質量差,達不到田平泥爛的農藝技術要求。
四、正確調整耕深。機組進入田間,應正確調整耕深。方法是:先旋轉尾輪調整手柄,讓尾輪向上升,旋耕機犁刀入土,操作拖拉機旋耕作業1~2米,停機后再檢查耕深,一般耕深應在10厘米以上,才符合農藝要求。
五、正確選擇作業速度。
手拖進行農田作業、犁地、旋耕、開溝等選用多大的作業速度呢?應根據耕地土壤類別,地表狀況,土壤含水量,農藝要求以及拖拉機發動機功率消耗、負荷能力等因素來確定。在選擇農田作業速度時,要保證農田作業質量,又要提高拖拉機作業效率。
1、拖拉機犁田的速度選擇。
對犁田的農藝要求是:做到不重耕,不漏耕,覆蓋嚴密,耕深一致,深度符合農藝技術要求。
與手拖配套的犁是:1ls——220型單向雙鏵犁,在犁水田時,手拖的作業速度宜選用3檔;在犁旱田時,宜選用2檔或1檔;在犁旱土時,宜選用2檔或3檔。
2、拖拉機旋耕田的速度選擇。
對旋耕田的農藝要求是:水田旋耕后,田面平整,殘茬雜草覆埋良好,泥烘起漿,適合水稻移栽作業;旱地旋耕后,土壤細碎,地表平整。
手拖配旋耕機,在水田中旋耕作業時,宜選用2檔或3檔,旋耕機刀軸轉速宜選高速,256轉/分;在旱地中旋耕作業時,宜選1檔或2檔,旋耕機刀軸轉速宜選低速188轉/分。
3、拖拉機配油菜開溝機時作業速度選擇。
油菜種植開溝的要求:溝直底清,溝寬溝深尺寸基本一致,溝壁光滑,拋土覆蓋嚴密。
手拖配套的是1ksh——20型圓盤開溝機,當土質松軟,干濕合適,手拖作業速度宜選用2檔或3檔;當泥土稍干,有板結現象,手拖作業速度宜選用1檔或2檔。在進行油菜種植開溝時,開溝機的刀軸轉速宜選用高速256轉/分。
六、正確掌握農田作業方法。農田作業方法靈活性很大,機手可根據田塊大小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旋耕方法一般有梭形、套耕、回行耕法三種。
1、梭形耕法。機組由地塊一側進入,一行緊接一行,往返耕作,最后耕地頭。
2、套耕法。機組由地塊的一側進入,耕到地頭后相隔3~5個工作幅返回,一個小區耕完后再耕下一個小區。
3、回行耕法。機組從地塊一側進入,轉圈耕作。此方法適用于水田帶水旋耕作業。
七、在田間作業中,機手要隨時觀察注意油箱、水箱、機油指示、各緊固連接以及發動機工作情況,如發現有異常,要及時停機檢查排除。
八、田間作業中,鐵輪、旋耕機犁刀軸、尾輪等有雜物纏繞,應在發動機熄火的情況下進行清理。
九、田間作業結束后,要對手扶拖拉機及旋耕機進行維護保養和檢修。以備下次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