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疥癬病,因為白豬易得皮膚性疾病。疥癬病最初發生于頭頸部,逐漸蔓延到肩、背部,嚴重時蔓延到腹部和四肢等處。劇癢使豬到處摩擦,導致患部脫毛、結痂、皮膚肥厚形成皺褶和龜裂。
平時要搞好圈舍衛生,及時隔離病豬并治療,防止購回病豬。采用10%~20%的生石灰乳或2%敵百蟲液或5%熱火堿液或20%草木灰溶液等噴灑消毒,達到殺滅螨蟲的目的。
治療時先用肥皂水或高錳酸鉀液涂抹浸濕患部,再用小刀清除痂皮、硬痂和污物,刮掉后污物集中燒毀。待皮膚表面呈血紅色,再用藥棉(或干凈棉花)將1%~2%敵百蟲溶液擦洗或噴淋患部?;蛴脧U機油涂擦患部,每天一次。煙葉或煙梗1份加水20份,浸泡24小時,再煮1小時后涂擦患部,每天一次,也有效。魚石脂軟膏3份,硫磺粉2份混合均勻,涂抹患部,隔日換藥一次,連用3~5次即可。
第二種情況,如果僅為背部出現癥狀,有可能為鋅等微量元素缺乏。要調整日糧結構,添加足夠的鋅。肌肉注射碳酸鋅,每千克體重2~4毫克,每天一次,10天為一療程,一般一療程即可見效。內服硫酸鋅每頭0.2~0.5克,對皮膚角化不全的在數日后可見效,數周后可愈合。對皮膚病變可涂擦10%氧化鋅軟膏。為保證日糧有足夠的鋅,要適當限制鈣的含量,一般鈣、鋅之比為100:1,當豬日糧鈣達0.4%~0.6%時,鋅要達每千克50~60毫克,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