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屬蕓香科,和柑橙是同宗,又名月橘,是一種常綠灌木。具有矮壯蒼勁,葉細枝勁,盤根錯節的特性,盆景愛好者仿效繪畫技法,通過修剪、整形等方法,可使之變成蒼勁雄渾或瀟灑輕盈的盆景藝術珍品。
九里香盆景枝托的造型多采用獨特的嶺南派“蓄枝截干”法,顯得剛勁有力,層次得當;且每托枝皆獨立成樹,每枝樹均單獨成景,如若隨便剪下一支枝托,都符合獨立的盆景造型標準。
廣東的九里香盆景名聞遐邇。1962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途經廣州出國訪問,特意選取了孔泰初的一盆九里香和一盆雀梅佳作,饋贈給埃塞俄比亞國王塞拉西陛下。
九里香在原產地印度極多,在我國南部山野疏林中也不時可見。清初,嶺南詩人屈大均就有“風俗家家九里香”的名句,可見廣東各地在清代已培植九里香,在民間還有許多人家喜歡把它擺在天井里,取其吉祥長壽之意。
九里香性喜溫暖潮濕的氣候,冬季畏寒怕旱,北方只能盆栽,冬季移進室內,南方可露天過冬。它發芽力強,生勢粗壯,極耐修剪。除了盆景要用心護理外,一般綠化栽培均易于管理。常見的九里香盆景,樁頭多是野生,取其野趣,枝條比例,不甚嚴格。歷年發展為栽培種,自幼培養,用人工塑造出優良作品。
不過,對初學制作盆景者,注意避免選錯樹種。同科的“十里香”外形與九里香酷似,所不同的是它葉大而尖,葉質較薄。樹皮褐黃,大多為粵北所產,不宜制作盆景。
九里香生長速度快,枝條柔軟、蟠扎也不易斷折。它的繁殖可采用播種、插枝、壓條等方法。采用播種法,于4月至7月采成熟的紅果取出種子,播于苗床,月余發芽。扦插枝條可在4月至5月進行,選用2年生枝條,剪成15厘米至20厘米的插穗,地下端葉片除去,只留頂端3片至4片葉子,用泥包插穗下端,插于苗床或盆中,保持土壤濕潤,置蔭涼處,經至50天左右可生根長葉。
壓條繁殖,就是將接近地面的母株枝條,壓入土內,使其萌發新根,然后剪斷,而成為獨立生活的新植株。
九里香壓條一般采用高壓法,較適用于枝條不易彎曲到地面的較高大的植株。在發芽前,選用強健枝條,環狀剝皮,寬約2厘米至3厘米,然后把沙質壤土和培養土捏成糊狀,包在愈傷的外面,再以濕潤的青苔裹扎,外面再用塑料膜套好,兩端以塑料繩扎緊,有利保濕,待其長出新根,從根下方切離母株,上盆定植。
九里香盆景枝托的造型多采用獨特的嶺南派“蓄枝截干”法,顯得剛勁有力,層次得當;且每托枝皆獨立成樹,每枝樹均單獨成景,如若隨便剪下一支枝托,都符合獨立的盆景造型標準。
廣東的九里香盆景名聞遐邇。1962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途經廣州出國訪問,特意選取了孔泰初的一盆九里香和一盆雀梅佳作,饋贈給埃塞俄比亞國王塞拉西陛下。
九里香在原產地印度極多,在我國南部山野疏林中也不時可見。清初,嶺南詩人屈大均就有“風俗家家九里香”的名句,可見廣東各地在清代已培植九里香,在民間還有許多人家喜歡把它擺在天井里,取其吉祥長壽之意。
九里香性喜溫暖潮濕的氣候,冬季畏寒怕旱,北方只能盆栽,冬季移進室內,南方可露天過冬。它發芽力強,生勢粗壯,極耐修剪。除了盆景要用心護理外,一般綠化栽培均易于管理。常見的九里香盆景,樁頭多是野生,取其野趣,枝條比例,不甚嚴格。歷年發展為栽培種,自幼培養,用人工塑造出優良作品。
不過,對初學制作盆景者,注意避免選錯樹種。同科的“十里香”外形與九里香酷似,所不同的是它葉大而尖,葉質較薄。樹皮褐黃,大多為粵北所產,不宜制作盆景。
九里香生長速度快,枝條柔軟、蟠扎也不易斷折。它的繁殖可采用播種、插枝、壓條等方法。采用播種法,于4月至7月采成熟的紅果取出種子,播于苗床,月余發芽。扦插枝條可在4月至5月進行,選用2年生枝條,剪成15厘米至20厘米的插穗,地下端葉片除去,只留頂端3片至4片葉子,用泥包插穗下端,插于苗床或盆中,保持土壤濕潤,置蔭涼處,經至50天左右可生根長葉。
壓條繁殖,就是將接近地面的母株枝條,壓入土內,使其萌發新根,然后剪斷,而成為獨立生活的新植株。
九里香壓條一般采用高壓法,較適用于枝條不易彎曲到地面的較高大的植株。在發芽前,選用強健枝條,環狀剝皮,寬約2厘米至3厘米,然后把沙質壤土和培養土捏成糊狀,包在愈傷的外面,再以濕潤的青苔裹扎,外面再用塑料膜套好,兩端以塑料繩扎緊,有利保濕,待其長出新根,從根下方切離母株,上盆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