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
1.葉斑病。此病各產區均有發生,從4月開始,以8~9月發病最多。主要為害葉部,莖和葉柄也會受害,發病初期葉片上呈黃褐色小圓斑點,表面暗褐色,背面褐色,并有淡黃色暈圈;莖和葉柄的病斑為長橢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為害嚴重時,植株葉片全部脫落。防治方法:注意保持田間清潔,及時清除雜草。摘除病葉燒毀或深埋,以減輕來年發病。發病初期可用1∶1∶200的波爾多液,每7~10天噴一次,連續3~4次,可以防止蔓延。
2.僵葉。是生理性病害。初期癥狀是出苗時葉片發紅,葉片少而且不增大,以后逐漸發黃,根部腐爛,以致全株枯死。發生此病的原因主要是種苗根部受傷,移栽過遲(春季),雨天栽苗,并與土壤過濕過粘有關。防治方法:選擇種苗根部未受傷害的,適時栽種,選擇排水良好的夾沙土栽培,并注意排水。
3.銹水瘟。主要是地勢低洼積水或地里出銹水(地內積水上面浮一層鐵銹色物質),牡丹就會發生死亡。應開好排水溝,排除積水;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地栽培。
4.丹皮病。根梢和須根先枯死,葉片亦逐漸發黃枯萎,根與莖接近處呈黑色,最后腐爛死亡。發病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
二、蟲害
1.鉆心蟲。又名肉蟲、剜心蟲。體形略似螟蟲。幼蟲鉆入根頸,逐漸向上蛀食,被害植株,葉片黃萎,被害部位有小孔,并有蟲屎。因此,應經常進行田間檢查,發現后立即摘斷根頸,捕殺害蟲,以免轉移為害。
2.白蟻。蛀食根部,傷害嫩芽,受害后葉片黃萎。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打20~30個松樹樁(白蟻喜蛀食松樹)誘殺。每隔5~7天檢查一次,發現后可用新茶子油餅水或25%殺蟲脒水劑對水淋蔸,均有顯著的效果。
3.蠐螬。又名絲羅蟲、老母蟲。全年均有發生,為害根部,一年生苗被害較多,受害處呈黃斑。發現后,掘土搜捕殺死,或每667平方米撒入35%的殺蟲脒水劑200~250克毒殺。
4.地老虎。咬食根部,為害不嚴重,可用20%殺蟲脒粉劑制成毒餌誘殺,或80%敵百蟲水劑700倍液噴灌植株周圍毒殺。
1.葉斑病。此病各產區均有發生,從4月開始,以8~9月發病最多。主要為害葉部,莖和葉柄也會受害,發病初期葉片上呈黃褐色小圓斑點,表面暗褐色,背面褐色,并有淡黃色暈圈;莖和葉柄的病斑為長橢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為害嚴重時,植株葉片全部脫落。防治方法:注意保持田間清潔,及時清除雜草。摘除病葉燒毀或深埋,以減輕來年發病。發病初期可用1∶1∶200的波爾多液,每7~10天噴一次,連續3~4次,可以防止蔓延。
2.僵葉。是生理性病害。初期癥狀是出苗時葉片發紅,葉片少而且不增大,以后逐漸發黃,根部腐爛,以致全株枯死。發生此病的原因主要是種苗根部受傷,移栽過遲(春季),雨天栽苗,并與土壤過濕過粘有關。防治方法:選擇種苗根部未受傷害的,適時栽種,選擇排水良好的夾沙土栽培,并注意排水。
3.銹水瘟。主要是地勢低洼積水或地里出銹水(地內積水上面浮一層鐵銹色物質),牡丹就會發生死亡。應開好排水溝,排除積水;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地栽培。
4.丹皮病。根梢和須根先枯死,葉片亦逐漸發黃枯萎,根與莖接近處呈黑色,最后腐爛死亡。發病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
二、蟲害
1.鉆心蟲。又名肉蟲、剜心蟲。體形略似螟蟲。幼蟲鉆入根頸,逐漸向上蛀食,被害植株,葉片黃萎,被害部位有小孔,并有蟲屎。因此,應經常進行田間檢查,發現后立即摘斷根頸,捕殺害蟲,以免轉移為害。
2.白蟻。蛀食根部,傷害嫩芽,受害后葉片黃萎。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打20~30個松樹樁(白蟻喜蛀食松樹)誘殺。每隔5~7天檢查一次,發現后可用新茶子油餅水或25%殺蟲脒水劑對水淋蔸,均有顯著的效果。
3.蠐螬。又名絲羅蟲、老母蟲。全年均有發生,為害根部,一年生苗被害較多,受害處呈黃斑。發現后,掘土搜捕殺死,或每667平方米撒入35%的殺蟲脒水劑200~250克毒殺。
4.地老虎。咬食根部,為害不嚴重,可用20%殺蟲脒粉劑制成毒餌誘殺,或80%敵百蟲水劑700倍液噴灌植株周圍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