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薊縣綠普生蔬菜基地在發展普通葉菜類和果品種植的同時,引進種植多個品種的特種蔬菜,做成盆景銷售,食用、觀賞兩全其美,經濟效益可觀。
3月22日,在薊縣綠普生蔬菜基地的大棚里,一排排鮮艷的蔬菜好像玫瑰花一樣綻放在田地里,引人注目。這是基地從北京京延益農科技發展中心引進種植的特種蔬菜---京蓮。雖然種植只有兩個月時間,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相比于普通的蔬菜,京蓮從葉片顏色、株形等各方面都顯得與眾不同。
綠普生蔬菜基地工作人員紀德海說:“外觀看就跟一盆花一樣,葉能吃,這生長期得半年,有四五種顏色,就這一個京蓮有紅的、綠的、白的、黃的。營養價值特別好,增加人的鈣、蛋白質、維生素。”
特種蔬菜種植面積小、區域性強、稀有特殊,它獨特的風味和營養價值,很受消費者的歡迎。而且由于數量少,在市場上是緊俏蔬菜,在城市中的需求量很大。薊縣綠普生蔬菜基地看準商機,經過多次市場調查以后,引進種植了多個品種的觀賞型特種蔬菜。
綠普生蔬菜基地廠長盧金兵說:“我們從2014年年底,引進了綠羅勒、紫甘藍、番香還有葉芥這幾種特菜,有這個欣賞的價值還可以食用,在市面上現在還沒有。”
為了讓種植出來的特種蔬菜品質更高,基地在嚴格控制大棚內溫度和濕度的同時,加強水肥管理。基地工作人員紀德海說:“使的都是農家有機肥,沒有化肥,把大豆打碎了,打成漿兌水灌根,全是有機,對身體沒有危害,這樣長出來的菜口感好,菜的營養價值肯定是提高了。”
同時,基地還根據特種蔬菜生長旺盛、適應能力強、很少發生病蟲害的特點,重點打造“特菜長廊”,把蔬菜“請”出田地,制作成蔬菜盆景進行銷售,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綠普生蔬菜基地廠長盧金兵說:“以花架的形式進盆上架,普及一下種植特菜的一些知識,直觀地了解。賣的話四五十元這一盆,采摘的客人來了可以自己選擇,他們端回家以后,生長周期挺長的,相當漂亮,給客人帶來一些不同感受。”
目前,薊縣綠普生蔬菜基地種植的特種蔬菜已經陸續上市,預計經濟效益達到十六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