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優惠電價引關注
4月13日,發改委在一則關于降低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748號)中表示將逐步取消化肥電價優惠,化肥生產用電執行相同用電類別的工商業用電價格;優惠價差較大的地方,分兩步到位,直至2016年4月20日起全部取消電價優惠。截止到四月中旬,華北企業已頻現低于1500元/噸的成交;華東、華中地區的尿素出廠報價也只在1530-1550元/噸間徘徊。行業現狀可謂是:“內憂無工農業需求利好,外患有貿易商博弈壓價”。尿素市場亟需哪怕是一點支撐因素,電價調整政策無疑是當前再好不過的焦點話題。雖然通知中表示取消電價優惠的過渡期為一年,但這也不妨礙一部分企業對于用電成本的炒作。據相關部門測算,雖然各地中小型化肥企業電價優惠的幅度不盡相同,但基本可以平均值為每千瓦時0.1元。對于尿素而言,取消電價優惠后的噸價成本將增加80-100元。事實上,電價政策調整目的在于加速推動化肥行業市場化進程,然而在通知公布后的初期也會被一部分工廠作為成本支撐并加以炒作,以便暫時緩解尿素行業內外交困的現狀。
“抵制”低價出口或成常態
印度STC公司在年內第二次尿素招標于4月10日結束。截止到17日,本輪尿素中標量僅為36萬噸,其中18萬噸賣家為MTPL公司和Global公司,印度到岸價為266-269.22美元/噸(視不同港口到岸價而定);而可能僅有6萬噸貨源來自中國。另據其他媒體稱,中國更可能是“零成交”。雖然本輪印度報價已經高于投標前大家的預計,但對中國來說,低于265美元/噸的離岸價仍難以被廠商接受。同時,中國氮肥協會再次以《氮肥行業自律公約》抵制廠家低價出口行為。屆時,一旦“抵制”低價常態化,我國尿素出口量將銳減,直至最終出局。此刻,回顧本輪印度招標,雖然抵制低價獲得了勝利,卻也失去了消化港存的機會。考慮到后期國際尿素市場競價會更加激烈,我國港存尿素不排除回流的可能性。
供求過剩消耗成本支撐
從抵制低價出口到內銷停滯,尿素市場已無利好可言。雖然取消化肥電價優惠可以看做成本支撐,但在產能、產量雙過剩的市場大環境下,決定尿素跌價底線的參考因素不僅是成本,更多的是看供求。當中國廠商拒絕本輪印度招標的時候,就意味著除非尿素報價能與國際接軌,否則將無緣二季度出口。另外,國內尿素廠商均期待外貿能為內銷解圍,卻最終無法接受外商的低價詢單。在4月份下旬,多數廠家有心借助此次取消電價優惠的通知來尋求成本支撐并希望將當前尿素價位保持到下一輪農業備肥期,而殊不知這種操作是在透支后期旺季行情。試想,在無出口消耗的情況下,國內尿素市場滯銷一月有余,出廠價也未降至商家心理價位,究竟需求怎樣的旺季行情才能擔起挺價重任呢?換言之,短期炒作成本只能穩價,始終難解供求過剩的根源矛盾。除非國內尿素企業即使限產保價,否則跌價只是早來或晚來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