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食安委表示北京市售遼寧等地草莓全范圍抽檢未檢出乙草胺
新聞背景
最近,央視針對北京市場上的草莓做了農藥殘留檢測,結果顯示從北京各處購買的8種草莓樣品中均檢出百菌清和乙草胺兩種農藥。其中乙草胺的最高殘留量超過歐盟標準7倍;而在美國,乙草胺被列為b-2類致癌物。
近日,省農委部署開展遼寧地產草莓專項抽檢工作,對沈陽、丹東、遼陽等草莓主產區生產的草莓進行了抽樣檢測,共抽取草莓樣品51個。
昨日,記者從省農委獲悉,從沈陽遼中、新民、于洪、鐵西、蘇家屯5個區域采集的38份草莓樣本和丹東、遼陽的草莓樣品送檢結果出爐,經過檢測我省種植和銷售的草莓全部達標,均未檢出乙草胺,市民可放心食用。
此外,省農委表示,各級農業主管部門都會定期對草莓進行抽檢,截至目前尚未發現農藥殘留超標等食品安全問題。
-北京檢測
遼寧等地草莓未檢出乙草胺
北京市售草莓抽檢均未檢出乙草胺。北京市食安委昨日發布消息稱,在北京市開展的全范圍抽檢中,抽取的175個樣本均未檢出乙草胺。
近日,媒體報道北京市場上的草莓農藥殘留超標。4月27日,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市農業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本市草莓主要產區、批發零售市場、超市開展了全市范圍的抽檢,并采取措施加強本市草莓生產經營日常監管。
監管部門在農業企業、合作社、生產基地、種植戶抽檢樣本42個;在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超市、水果專賣店、社區菜市場、流動攤點等抽取樣本133個。樣本覆蓋山東、河北、遼寧、浙江等草莓外埠主要產地,抽取的175個樣本均未檢出乙草胺。
據了解,在草莓銷售旺季,每天進入北京市場的草莓達20余萬公斤,僅4月27至29日三天,全市各大市場草莓總交易量近34萬公斤,其中新發地市場的交易量近32萬公斤,產地主要來自山東莒縣、莒南縣,遼寧大連、東港,河北昌黎和浙江。目前北京市草莓生產面積達到6760畝,年總產量達1235萬公斤,主要為大棚種植,產品上市期集中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5月底。
據新華
我省草莓采取覆膜方式種植,即在種植草莓的土壟上覆蓋黑色塑料膜,可有效控制雜草生長,不需要使用除草劑
專家用科學解釋
我省種草莓為什么不需要用除草劑
我省草莓用覆膜法種植可有效控制雜草生長
省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介紹,我省草莓普遍的種植方式不同于北京地區,都是在大棚內種植。
據植保專家沈陽農業大學紀明山教授介紹,我省的草莓都是采取覆膜方式進行種植,就是在種植草莓的土壟上覆蓋黑色的塑料膜,草莓生長出來的苗株只能通過薄膜上的空隙鉆出來,其他的雜草苗都會被薄膜扣在地下,可以有效控制雜草生長,根本不需要使用除草劑。我國對乙草胺使用有嚴格規定,只允許在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上使用。乙草胺是一種芽前封閉除草劑,一般在作物出芽前使用,土壤中持效期40天左右,作物體內降解期更短,而草莓從種植到產品上市周期在60天左右,從草莓標準種植來看,使用乙草胺并導致殘留超標的可能性較低。
草莓和雜草同科
除草劑也能殺死草莓
沈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張志宏表示,包括我省在內的北方地區一般是人工除草,基本不會用到除草劑,即便使用也是在種苗定植的時候僅用一次,但也不會用乙草胺。
此外,省農委質量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草莓和雜草都屬于禾本科植物,同科植物使用乙草胺等除草劑,不僅會殺死雜草,就連草莓也會一同被除掉。
張志宏也介紹,在草莓結果期如果使用除草劑,會對草莓產量有一定影響。此外,對于央視進行的草莓農藥實驗,園藝業界的專家都表示出質疑,可以說這個實驗本身就不具備嚴謹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