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yè)生產綜合治理中,化學防治依然是最方便、有效、可靠、廉價的防治手段。但是,不合理使用農藥會造成農藥殘留,重者影響到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那么,該怎樣減少農藥殘留呢?
要做好宣傳及技術指導,合理使用農藥。在農藥的使用過程中,要掌握使用劑量,對選定的農藥不可任意提高藥量,或增加使用次數。要掌握打藥的關鍵期,根據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危害特點在關鍵時期施藥。要掌握安全間隔期,在安全期內采收。要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嚴禁使用禁用、劇毒、高殘留農藥。
要以生物物理預防為主,化學預防為輔。引進種植新技術,比如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歸源農法等生物新技術。新技術的試驗示范表明,其不但可以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改善土壤環(huán)境,還可提高農作物產量,降低成本。要利用自然界天敵、微生物等,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治菌、以菌治草,達到生物防治效果。同時,也可應用信息素技術,干擾害蟲繁殖,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這樣可以有效引導種植戶科學合理用藥,減少農藥殘留,增強農民的綠色種植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