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青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國,青島地區作為我國馬鈴薯的重點產區之一,今年持續實現豐產,總體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但是馬鈴薯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降低,1-7月份共出口859批、重2.99萬噸、貨值1082.35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42.23%、48.98%、50.43%。
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0萬畝
記者了解到,作為馬鈴薯種植大市,2014年我市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已經接近40萬畝,產量突破一百萬噸,總產值也突破了10億元大關,和玉米、小麥一起成為名副其實的“主糧”。從各區市2014年公布的數據看,我市的土豆種植已經形成了膠州、平度、青西新區和萊西四大主產區,其中膠州市13萬畝、平度市10萬畝、青西新區7萬畝、萊西市3萬畝、即墨市2.4萬畝;城陽、嶗山兩區栽培面積較少,約0.7萬畝。在主要產區的分布中,最近十年來也逐漸形成了膠州膠西、平度南村、萊西河頭店、青西新區大村、即墨移風店、城陽夏莊等“土豆大鎮”。
據了解,目前我市馬鈴薯很大一部分用于出口,尤其以膠州市為代表,出口量在各區市居于首位。膠州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膠州種植面積是最大,品種也最多,尤其是“大西洋”品種是做薯片的原料,這里種植的十萬余畝土豆全部被收購,送進了樂事、可比克等工廠。剩下的1/3左右,則成了市民的口糧。
三大因素導致出口下滑
然而,不容樂觀的是,今年產量雖然增加較快,但出口量卻下滑較快。青島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馬鈴薯出口量下滑,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采購價格大幅上漲。上半年國內蔬菜價格普遍處于高位,作為常規蔬菜消費品種的馬鈴薯價格居高不下,再加上原料供應商及農戶惜售,進一步加劇原料短缺、維持高位價格狀況。據調研,今年我國馬鈴薯收購價格同比上漲30%左右,對應產品價格上漲20%左右,顯著高于其他馬鈴薯生產國。據統計,我國馬鈴薯比巴基斯坦的價格高出約20%。二是目標市場集中且單一。青島地區出口市場較為單一,90%以上出口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地區以及中東地區。同時,其他馬鈴薯生產國如巴基斯坦等馬鈴薯豐收,通過價格優勢搶占了中東市場,使得青島地區馬鈴薯的出口情況雪上加霜。三是收獲季節延遲縮短供應期。由于今年春季低溫,收獲季遇到透雨,導致馬鈴薯生長期延長,收獲時間延遲,青島地區馬鈴薯出口企業收購原料時間普遍比去年晚10天左右,縮短了非冷庫貨的供應期,導致出口量下降。
面對出口下滑的局面,檢驗檢疫部門建議,引導企業加強對馬鈴薯市場的監測,及時收集購銷價格等方面的信息,做好應對市場變化的預警措施,協助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國外市場,規范行業競爭,避免惡性競爭。同時指導企業科學儲存、適量儲存,延長供貨時間,延長市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