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南方環保力量較強,浙江,福建,廣東,湖南等省因環境問題而導致豬舍被強制撤除不在少數。根據有關消息,浙江因環保導致空舍率達五成,而福建為了打造生態城市,對治理生豬污染,也是雷厲風行,但就福建泉州一地,到年底,就將關閉2000多家豬場。而湖南為了治理湘江也是不遺余力,規定湘江兩岸500以內不留豬場,一律撤除。上海作為東方明珠,風水寶地,經濟效益等方面決定其不適合作為生豬養殖基地,更加上其嚴重污染環境,打擾居民生活,因此,上海政府決定只保留300家左右綠色生態規模養殖,其余到年底之前一律撤除,導致上海生豬自給率由20%降至8%左右。而近日農業部發文指出,珠江三角洲生豬養殖密度過大,必須撤除部分豬舍。由此可見,環保力量對生豬產能削減程度可見一斑。
環保加上因資金斷裂而導致的母豬補欄相對謹慎理性,導致產能修復緩慢,產能低位時間將拉長,從而延長生豬盈利時間。因此,業內普遍認為,生豬盈利周期有望延長到明年第三季度,即使是謹慎的觀點,也認為可以到達明年年中。而目前補欄依然可以趕上較好的行情,盈利依然存在,且飼養仔豬相對母豬簡單,資金回收周期較短,風險系數相對母豬較小,導致仔豬補欄熱情相對較高,仔豬價格難以下降,截止到目前,全國標重仔豬價格普在500元以上,主流在550元左右,個別高的達到580-600元。
自8月上旬以來,豬價進入高位調整,養殖戶普遍對中秋及國慶較為看好,但豬價不漲反跌,部分養殖戶以為豬價又會上演2014年的行情,節后出欄加速,且進入10月,北方豬病增多,局部地區發生口碲疫,流行性肺疫等疾病,加速了養殖戶出欄,北方部分地區出現了恐慌性出欄,部分地區100KG左右生豬就開始出欄,甚至不到100KG就開始出欄。因價格持續調整,豬病增多,且正逢秋收季節,仔豬補欄積極性較低,尤其是豬病流行的地區,導致自河北以北的地區仔豬價格和生豬價格一起出現一波下跌行情,東北及西北及河北部分地區仔豬價格一度跌破400元。
隨著豬價企穩回升,且因前期肥豬出欄較為集中,空舍率較高,豬病控制較為良好,疫情較為穩定。且秋收也基本結束,北方仔豬補欄積極性提高,仔豬價格出現了一波快速上漲行情,仔豬價格迅速回升至400元以上,甚至達到500元以上。
因飼料成本等方面原因,導致北方豬價比南方豬價相對偏低,北方標重仔豬價格也略低于南方,截止到目前,全國標重仔豬價格普在450-550元左右,多數地區在500元以上,仍屬于仔豬價格同期歷史偏高水平,而南方地區多在550元左右,表明仔豬補欄積極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