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放眼全球,聆聽國內,“大數據”“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熱詞不斷被提及,各地的大數據互聯網經濟呈猛虎之勢。在貴州省六盤水市,一家名為中國網絡菜市場的電商平臺,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如何乘著大數據、電子商務的東風,促進六盤水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將“涼都”打造成“大數據電商之都”。帶著好奇,筆者走進了中國網絡菜市場運營總部。
致力于打造成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交易平臺
據了解,中國網絡菜市場項目是由貴州華夏中璟集團投資建設,今年10月,六盤水市人民政府、六盤水鐘山經濟開發區(紅橋新區)管委會和貴州華夏中璟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中國網絡菜市場運營總部落戶六盤水。
中國網絡菜市場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慧農業+電子商務+智能物流+旅游觀光”,集線上線下為一體的“種、養、收、加、銷、送、旅”的生態農業產業鏈。依托公司打造的另一項目“中國農業云大數據”,通過對當地的農業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后,科學指導農業生產,然后通過中國網絡菜市場電商平臺,促進農產品對外銷售。位于六盤水鐘山經濟開發區(紅橋新區)會展中心的運營總部,是對中國網絡菜市場在全國的交易信息、金融結算、客戶服務等環節進行統一處理的樞紐,由指揮中心、交易中心、呼叫中心、結算中心等部分組成。
貴州華夏中璟集團董事長劉德富告訴筆者,中國網絡菜市場致力于打造成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交易平臺,自項目開始以來始終秉承“保障食品安全、增加農民收入、降低家庭開銷”的宗旨,依托大數據和電子商務,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交易方式,保障農產品銷路,推動農民脫貧致富。
全產業鏈式發展 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
在發展過程中,除了自建種養殖基地,帶動周邊農戶種養殖,中國網絡菜市場還延伸了物流倉儲、食品加工、電子商務、農資、餐飲等多個行業,形成了產業鏈式的發展模式。隨著中國網絡菜市場運營總部在六盤水的落戶,為行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的中國網絡菜市場冷鏈物流中心、倉儲中心、食品加工廠及涼都云體驗店等產業鏈正在積極建設中,通過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包裝,能最大限度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通過產業轉化,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轉換,促進六盤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六盤水產業融合,助推六盤水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在中國網絡菜市場運營總部在運營總部指揮中心內,兩面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實時滾動著數據信息,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后的調試工作。“在遠程控制系統的支持下,通過室內兩面墻體上的顯示屏,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網絡菜市場各地的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交易等數據信息,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工作人員介紹到。
在中國網絡菜市場涼都云體驗店內,所有的貨柜已擺放完畢,店長唐汪洋告訴筆者,云體驗店主營業務為生鮮、凈菜、熟食、糧油、干貨、農特產品等,且所有的蔬果及加工類產品均可溯源,掃掃描二維碼就可以了解,產品從基地生產到加工、包裝等全過程,全程可視化、公開化、透明化,讓老百姓放心消費,該云體驗店計劃于12月28日正式運營。
將六盤水作為全國第一個示范市推向全國
貴州華夏中璟集團企劃部部長張婷婷介紹,目前,中國網絡菜市場電商平臺已于今年8月15日在貴陽和黔南惠水上線運營,月底即將在六盤水上線運營。公司計劃半年內實現中國網絡菜市場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在全省及全國37個重點城市的上線運營,到2016年底,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
據了解,中國網絡菜市場項目及在六盤水延伸的產業鏈總投資為10億元,現已投入約3600萬元。項目落戶短短兩個月時間,中國網絡菜市場已解決六盤水市200余人就業。目前,公司正在加快中國網絡菜市場和中國農業云大數據在六盤水的建設,把六盤水農業納入中國農業云大數據平臺,爭取到2016年春耕時節,用數據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將六盤水市打造成全國第一個數據農業、智慧農業、電商農業、旅游農業為一體的示范市推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