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灌溉產業作為我市裝備制造業的亮點和品牌,近年來不斷成長壯大,既長了個子也長了本領,走出了一條領先全國的發展之路。
科技創新帶動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走進豐田節水器材項目車間,隆隆的機器聲不絕于耳,各條生產線上的工人正在忙碌地趕制來自各地的訂單。車間外,滿滿一車400多件發往河南的訂單已裝車完畢,等待發貨。“2015年以來,訂單一直都是這種狀態,基本沒有庫存,現在我們是加班加點,爭取按時交貨!”萊蕪豐田節水灌溉有限公司總經理白雪峰說。“萊蕪節水灌溉產業的產品齊全,技術先進,別的地方有的,萊蕪有,別的地方沒有的,萊蕪也有。”國家節水灌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副所長龔時宏曾這樣評價我市的節水灌溉產業。“我們企業的農業灌溉自動化技術讓企業走在了全國前列,現在更是實現了結合互聯網+自動化,無論是幾千畝甚至幾萬畝農田,都可以用一個系統實現自動灌溉,這也是節水灌溉行業的前沿技術。”萊蕪市金雨達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家寶說。“從2014年到現在,我們企業新增了20多項專利,和國外技術交流頻繁,產品50%出口國外。目前我們正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同承擔國家863項目的一個子課題研究,只有不斷研發,依靠科技帶動才能讓企業長遠發展。”同樣致力于科技研發的萊蕪市春雨滴灌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亮說。
圍繞節水管材管件和器材生產,我市節水灌溉器材生產企業積極與國內外企業院所開展合作,通過技術合作和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先后突破灌水器堵塞、文丘里設計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內鑲壓力補償滴灌技術、雙螺桿擠出生產線、自動紐扣式滴頭生產線、改進型噴頭等關鍵技術7項。
目前,我市是節水灌溉器材設備生產的主要地區,節水灌溉技術研發應用和節水灌溉器材生產規模一直處于全國前列。截至2015年10月,全市節水灌溉器材生產銷售企業120家,年生產灌溉器材4.3萬噸,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2015年銷售收入7.6億元,預計2016年全年銷售收入將突破10億元。“這在10年前是觸不可及的。”張亮說。
產業聯盟推動企業抱團取暖
我國是世界上嚴重缺水的12個國家和地區之一。目前我國農業用水占全國總用水量的68%,主要原因是大水漫灌,浪費嚴重。而噴灌、微滴灌等節水量至少在50%以上,使農作物增產20%。發展以微滴灌為主的節水灌溉農業是將來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但是在惡性競爭環境下,任何人都難以獨善其身,每一個企業也都是受害者,節水灌溉生產企業尤甚。“以前常常是一個客戶來了,圍著幾個企業轉一圈,一件產品,你報價10元,我9元,他7元,那就要7元的。10元做出來才能有錢賺,7元做出來想賺錢肯定得偷工減料。”黃家寶說,“越是做得大了,越受傷害,經銷商壓價,你不答應就丟市場,你答應就得降低質量。而一個工程因質量問題被投訴,一年的活就白干了。”
黃家寶介紹道:“萊蕪的節水灌溉企業加起來產值有好幾億元,規模遠遠超過國內任何一家企業。只要大家攜起手來,我們誰也不怕。”
雖然大家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心里也很著急,很多人也有抱在一起發展的念頭,但以什么樣的形式合作?誰來組織這些企業?單個的企業是解決不了。
2013年12月24日,在省、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由我市金雨達塑膠有限公司牽頭發起,20家生產企業、7家科研單位、4家示范應用單位參加的山東省節水灌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這是全市、全省節水灌溉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市節水灌溉產業已在全省初步形成了產學研一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黃家寶當選為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他說:“成立聯盟讓萊蕪的節水灌溉企業形成了強大的團體,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價格都制定了相應的標準,這樣就不用擔心企業間因互相壓價帶來惡性競爭,最大的好處還在于現在每個節水灌溉企業都有一個重點研究目標,有一個發展方向,如果幾個企業的研究目標和方向是相同的,聯盟就起到了協調的關節作用,避免了資源的重復浪費。”
產業園里揚帆遠航
要把一個產業做大做強,僅僅靠一個節水灌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不夠的,還需要政府各方面的支持和推動,我市也一直在著手做這方面的文章。
為整合我市節水灌溉產業資源,促進我市節水灌溉產業統一、有續發展,我市在萊城區、高新區先后籌建了7個節水裝備產業園和魯中塑機產業園,著力打造集節水產品、裝備制造、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于一體的節水灌溉產業功能區。“產業園不僅提升了部分節水灌溉企業的整體實力、擴大了生產規模,更是讓整個節水灌溉產業提升了檔次,企業之間的互補性更強。”白雪峰說。
截至目前,高新區節水裝備產業園已有榮盛管業、春雨滴灌、豐源節水、鴻霞塑機、恒翔塑機4個項目入駐,總投資5.8億元,規劃總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項目達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11.2億元。
萊城區魯中塑機產業園已有豐田節水、萊塑節水集團、綠之源節水3個項目入駐,項目總投資3億元,建設各類標準車間、研發樓等基礎設施8.2萬平方米,新上先進生產線100余條,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2.85億元。“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我市節水灌溉產業發展,目前也正在研究制定加快節水灌溉產業發展相關的扶持政策。節水灌溉產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亮點和品牌,我們裝備制造業推進組在組長的帶領下也將進一步引導企業向‘高精尖’方向邁進。”市中小企業辦主任任愛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