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化肥零增長”大旗一揮,減量增效、提質升級成為化肥行業滾滾大潮。大勢之下,各類增值、增效的新型化肥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鋪向市場、撒向農田。在這一袋袋升級換代的增效增值肥料背后,有一個細分行業很少引起農資人的關注,但該行業產品卻幾乎與每一粒化肥息息相關。這就是化肥助劑,化肥升級背后的驅動力。
日前,記者專程走訪了國內化肥助劑最大的生產廠家、化肥助劑首家上市公司——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因肥而生、因肥而盛”的企業,正攜化肥升級的科技秘密,漸漸浮出水面。
升級轉型 助劑先行
中國大化肥企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不僅來自化肥零增長的政策要求,更來自于國際市場的殘酷競爭。作為服務全球化肥企業的助劑供應商,富邦股份對這一點看得格外清晰。
“摩洛哥磷銨企業已打算以260美元一噸的價格,向中國出口二銨。”富邦股份董事長王仁宗分析道,即便初期出口到中國量不多,也會對國內二銨市場造成很大影響。這會成為一個標桿價格,改變中國二銨價格格局,對二銨廠家形成強大的壓力。
往哪轉?從國際化肥巨頭的轉型中已經能夠看出端倪。王仁宗說,美盛磷肥多年前逐步由傳統二銨,向加硫加鋅的美可辛轉型,奪取了發展先機。
其實,國內不少尿素、磷銨等大化肥廠家已經在積極探索產品升級。較為常見的路徑是,在化肥中添加中微量元素、微生物菌、腐植酸等等。但是一旦添加這類物質,肥料就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易結塊、硬度差。記者在富邦股份走訪期間,就偶遇一家前來進行技術咨詢的大型化肥廠家,該廠家正嘗試將腐植酸添加到尿素中生產增值尿素,但添加后發現尿素更易吸潮和結塊,產品升級遇到技術瓶頸。
“化肥轉型,助劑先行。”王仁宗說,化肥升級,需要高科技助劑作為驅動力。化肥成分越復雜,越容易出現結塊、硬度差等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產品質量、運輸儲存和農戶使用。在當前化肥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富邦股份的任務就是為企業產品升級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配合大化肥企業進行轉型調整。
為了讓化肥企業以最小技改投入,實現產品大幅升級,王仁宗重點對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的植物營養企業進行了考察,提出了“植物營養助劑化”的理念。而在這一理念指導下研發的新型助劑,已經獲得了國內多家化肥生產企業的關注。
“我們已經研發出含有中微量元素的新型助劑,通過助劑將這些元素加到尿素、磷銨和鉀肥中去,能夠簡捷地完成肥料的升級,更不會出現任何結塊問題。”王仁宗介紹說,這一類新型助劑已經在大田上進行了多年實驗,與開磷、云天化等大型磷肥企業也做了多次合作試驗,不久后將正式推向市場。
相比添加中微量元素,在大化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劑技術難度更大,因為化肥的高溫生產環境讓微生物菌很難存活。對此,富邦股份也針對性地研發出了微生物菌劑撲粉技術:將微生物菌加入粉劑中,用粉劑對化肥進行緊密包裹。這一技術既能保證粉劑在化肥顆粒上均勻分布,又能實現微生物菌的高存活率。
此外,富邦股份也針對化肥中添加腐植酸、氨基酸等升級需求,研發出多種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價值,是富邦股份生存發展的核心。化肥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各有不同,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一款新型助劑,而是為企業轉型量身打造的個性化轉型升級解決方案。”王仁宗說。
化肥環保 染色有道
除了減肥增效,健康環保也是化肥企業在轉型升級中不可回避的痛點。化肥染色更是業界廣為詬病的問題。
化肥為何染色?作為國內最大的化肥助劑供應商,國內化肥100強企業超過一半在用富邦股份的助劑。采訪中,王仁宗道出了肥料染色背后的秘密。
“化肥的顏色,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王仁宗解釋說,一方面是源于化肥本身內添加物質,目前主要有兩類內添加物質,一類是具有類營養功能的腐植酸添加劑,對作物是有益的,這使得肥料變成灰黑色;另一類是食用色素,添加后使得肥料變成紅色、綠色等鮮艷的顏色,這類食用色素對作物沒有營養價值,同時對環境和土壤都是無害的,添加的作用是為了在BB肥配比中更直觀地辨別氮、磷、鉀各類肥料。
“另一方面來自化肥外包裹的物質。”王仁宗進一步解釋道,這類物質在業內俗稱“包裹油”,更為專業的名稱是防結塊劑或松散劑。防結塊劑根據使用對象不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用在二銨上的,目前國內和國際上普遍使用的是褐色的礦物油;另一類是用在復合肥上的,國內普遍用的是非礦物油防結塊劑。第一類礦物油防結塊劑的降解難度比較大,第二類非礦物油防結塊劑則是可降解,對環境無害的。
據了解,目前在使用上廣受爭議的正是用在二銨上的礦物源“包裹油”。既然礦物包裹油降解難度大,為何廠家不用其他防結塊劑來替代呢?
根本的原因是農民的使用習慣。王仁宗分析說,中國早期進口自美國的褐色二銨,都是用礦物源“包裹油”,農民也默認為只有褐色二銨才是正宗二銨,廠家如果生產非褐色二銨,農民反而不買賬。
盡管難度大,富邦股份卻一直在推動化肥企業做出改變。“我們已經生產出完全可降解的植物油防結塊劑,使用成本較傳統礦物源‘包裹油’低,這一技術我們是全球領先的。但這類產品用過后二銨不是褐色,難就難在客戶觀念的轉變!”王仁宗表示。
其實,二銨之外中國復合肥使用的防結塊劑,已快速奔上安全環保的高速公路。“我們每年出售的復合肥防結塊劑中,75%是非礦物油、完全可降解的,隨著環保意識提高,這一比例每年都在增加。”王仁宗說。
從代理國外助劑品牌,到成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助劑生產企業,再到2014年成功掛牌上市。富邦股份快速成長背后,是中國化肥產銷量的連年攀升和化肥行業的高歌猛進。“化肥零增長”不僅在化肥企業頭上懸上了達摩克利斯之劍,也給助劑行業吹響了轉型沖鋒號。
“作為國內化肥助劑領軍企業,在行業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有責任推動這個行業更加健康、綠色、環保!更有責任讓中國助劑走出國門,服務全球。”面對國內市場的瓶頸,王仁宗已經布局好了一盤大棋。
“在傳統助劑領域,富邦股份會積極并購海外競爭對手,強力擠占亞洲、中東和北非市場。”王仁宗透露。
走出國門不是空話,截至6月,富邦股份已收購歐洲最大高科技助劑制造商Holland Novochem B.V.(以下簡稱“荷蘭諾唯凱”)70%股份,一舉從中國最大的助劑企業躍至全球化肥助劑領軍企業之列。
“我們會利用荷蘭諾唯凱在全球行銷化肥助劑數十年的經驗,把富邦股份優質助劑產品和服務輸送至全球肥料企業。我們也會在該公司現有產品中融入富邦股份現有的環保創新元素,有計劃、有步驟地用更為環保的助劑去替代歐盟化肥廠家不可降解助劑。”王仁宗說。
“在新型助劑領域,我們會通過植物營養助劑化,推動大化肥企業實現轉型,用新型產品幫助大化肥企業走出去。”王仁宗進一步介紹說,富邦股份在特種肥和圓顆粒鉀肥領域也在謹慎試水。
“在傳統肥料助劑和新型植物營養助劑領域,我們要打造一個健康、綠色、環保的國際化助劑品牌。以此為基礎和切入點,富邦股份將謹慎有序地探索產業鏈延伸,吸納全球科技更好地服務農資和農業。”王仁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