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在9月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8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分析,并針對9月氣象條件提出有關農業生產建議。
8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分析主要為:
北方大部光熱充足,利于作物產量形成;內蒙古、黑龍江等地部分地區農牧業受旱較重,月底臺風“獅子山”使旱情緩和。目前,北方大部產區作物長勢良好,但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南部、吉林西部以及西北地區東南部7月以來降水較常年偏少5成以上,氣溫偏高1至4℃,部分地區旱情發展,玉米、馬鈴薯、牧草等產量形成受到較大影響。8月23日之后上述旱區陸續出現降水,旱情逐步緩和。23日至25日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南部降水量有10至80毫米,旱情緩和;8月29日至9月1日受臺風“獅子山”的影響,東北地區大部和內蒙古東部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降水量有10至120毫米,旱情明顯緩和。
長江流域于8月11日至25日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旱情顯現并發展,不利于一季稻等作物產量形成。8月11日至25日,四川盆地東部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高溫天氣,導致部分處于抽穗揚花期的一季稻遭受輕至中度高溫熱害,玉米授粉灌漿、棉花開花結鈴受到不利影響,蔬菜瓜果生長變慢、果實偏小,水產養殖也遭受高溫熱害。持續高溫天氣還導致四川東部、重慶、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土壤墑情下降,部分灌溉條件較差的農田旱情顯露并發展,棉花、油茶、茶葉、蔬菜等作物受到一定影響。8月上旬和下旬后期,長江流域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晴雨相間,利于一季稻孕穗抽穗、棉花開花結鈴、晚稻移栽分蘗。
華南大部分時段光溫適宜,有利作物生長。臺風“妮妲”、“電母”使華南部分地區農業受損。華南地區大部分時段光溫適宜,降水偏多,利于晚稻移栽返青和分蘗以及經濟林果生長發育。受臺風“妮妲”影響,8月2日至5日廣東中南部、廣西中東部、貴州中南部、云南南部和西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100至230毫米,部分地區出現8至10級瞬時大風;受臺風“電母”影響,16日至20日海南島大部、廣東雷州半島和東部沿海、廣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出現大暴雨,海南島大部出現特大暴雨,海南島西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區雨量達500至1075毫米,伴有7至9級瞬時大風。兩次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使粵桂瓊黔云等地農業生產遭受損失,部分地區晚稻插秧受阻,一些低洼地區和沿江水稻受淹,部分甘蔗、香蕉等高稈作物倒伏折斷,柑橘、龍眼、柚子等果實脫落。
9月是我國夏秋季節交替的月份,依然處于臺風活躍期,仍需加強防范臺風對農業影響,同時關注華西秋雨帶來的低溫陰雨寡照對秋收和冬作物播種的影響。入秋后,冷空氣活動勢力逐漸增強,需防范霜凍和寒露風對的不利影響。
對此,氣象部門建議,東北地區要加強后期田間管理,促進作物充分灌漿成熟。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利用當前良好墑情,加強田間管理,促進各種作物充分灌漿成。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要注意防御多雨對秋收的不利影響。長江中下游地區要做好干旱防御,確保作物正常生長。江漢東部、江淮、江南北部等地應注意加強塘庫蓄水,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晚稻產區要采取合理施肥、以水調溫等措施,促進晚稻正常生長發育,提高結實率。油菜產區要注意做好秋播。沿海地區要做好臺風、暴雨洪澇防御,減輕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