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柞水縣蜜源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蜜蜂養殖成為當地脫貧致富新產業和農民增收新亮點。
合作社由鳳凰鎮桃園村5名養蜂人發起成立,桃園村是省政府2015年命名的生態村,林木茂密、花源豐盛,非常適宜土蜂的飼養,蜜源點所在地的甘溝就因優質山泉而得名。此地土蜂繁衍生息由來已久,它們在樹洞、崖下、巖縫、土穴等防風避雨處安營扎寨,且很多村民有養殖土蜂的習慣和放養土蜂的豐富經驗,但由于農戶零散養殖、交通和信息閉塞等原因,村民沒有形成規模養殖,蜂蜜也沒有賣上好價錢。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該縣積極探索實施“黨建+”扶貧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產業大戶+貧困戶”“黨員能人+貧困戶”等產業發展方式,因地施策,精準發力,幫助群眾選定脫貧致富的新途徑。
“目前本村養蜂戶有30多戶,養殖的蜂群在400箱左右,一箱土蜂一年可產蜜20-40斤。因土蜂蜜一年只采收一次,蜂蜜自是天然純正的上品,我們引導群眾就地取材,變資源為資本,一旦產業發展壯大,村民也會得到豐厚的收入。”桃園村主任孟祥榮說。蜜源合作社成立后,將統一生產技術、統一管理標準、統一打造品牌、統一應對市場,讓周邊的貧困戶成為養蜂合作社的社員,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真正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蜂農鄭大英說:“作為合作社社員,可以把家庭副業做成甜蜜事業了,我們要為市場提供高品質蜂蜜,讓更多的人品嘗到來自大山里的土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