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入侵時,植物會產生抗菌物質或使局部細胞壞死,防止細菌感染進一步擴散。但最新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防御機制,即植物會把細菌賴以生存的食物——糖分藏入細胞內以達到餓死細菌的目的。科學家有望利用此項發現開發出新型的無公害農藥。
日本京都大學植物病理學教授高野義孝和他的團隊發現油菜的其中一類擬南芥具有該種細菌感染擴散防御機制,研究論文于25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上,《朝日新聞》和《每日新聞》等日本媒體也對此進行了相關報道。
植物葉子中含有通過光合作用積累的糖分,入侵的細菌把這些糖分作為食物。研究團隊注意到植物葉子中存在負責把細胞間通過光合作用積累的糖分轉移到細胞內部的蛋白質。當細菌入侵時,這些蛋白質被激活,把糖分搬運到細胞內,避免給細菌提供食物。
入侵植物的細菌依賴糖分增殖,如果吸收不到糖分,細菌就無法增殖。人為地阻止擬南芥體內蛋白質的機能后,細菌以比一般情況快10倍的速度增殖,感染部位大范圍擴大。
高野教授表示,在其它植物身上也能發現這種把入侵者餓死的防御機制。如果立足于該機制,找到能促進細胞糖分吸收的物質,就能開發出新型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