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5年山東省統計的50家農藥原藥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1,807,255萬元,農藥原藥產量折百約274,946噸。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昊介紹說,“山東省農藥優勢產品主要是酰胺類、三氮苯類除草劑,其中,乙草胺生產能力4.6萬噸,占全國40%左右;草甘膦生產能力約12萬噸,占全國20%左右。” 隨著五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禁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產品的增加,山東省農藥產品結構得到了很大改善。
農藥產品品類不斷優化 行業發展仍面臨諸多短板
據張昊介紹,山東省生產的農藥產品中,殺蟲劑所占比重正逐年下降,且產品品類不斷優化,殺菌劑產品發展相對穩定,除草劑發展增速較快。目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已產業化的創制品種有銀果、銀泰、丙酯草醚和異丙酯草醚等4種。此外,農藥出口產品結構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高附加值農藥制劑產品的出口量增加。山東省的農藥產品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正不斷提高。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山東省農藥行業同樣存在結構不合理、創新能力弱、“三廢”處理技術滯后等問題。“山東省作為全國農藥大省,原藥總產量位居全國第二,制劑定點產量居全國第一。但行業發展面臨諸多短板,需要加快結構調整,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山東省經信委原材料處副處長岳文勝這樣表示。
“除了發展的短板,山東農藥產業也面臨著許多制約因素。安全和環保壓力越來越制約著農藥工業的發展。隨著《安全生產法》和《環境保護法》的逐步實施以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提高,企業的安全和環保投入將日趨加大,運行成本也會明顯上升,‘三廢’尤其是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技術滯后也日益成為制約農藥工業發展的瓶頸。”山東省環保廳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處處長袁成金介紹。
把握市場機遇 力爭至2020年底銷售收入達240億元
不過,筆者采訪了解到,山東農藥企業盡管面臨挑戰,市場仍有很多機會可抓。岳文勝表示,山東省農藥基礎條件較好,為農藥行業提供廣闊發展空間。此外,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轉基因技術對農藥工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將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和規模化發展。而農藥除作為農業生產資料和救災物資外,還廣泛用于林業、畜牧業、漁業、衛生防疫、工業、交通、通訊、建筑等國民經濟部門,這也為農藥工業的發展拓展了空間。
面對機遇和挑戰,山東省農藥行業開出良方,以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結構調整和環境友好發展,推動全省農藥工業平穩較快健康發展,滿足農業生產需求,增強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要引導農藥企業實施創新驅動,優化產品結構。”岳文勝說。
據悉,山東農藥行業將采取具體措施如下:充分聯合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加快農藥新技術、新品種的研發步伐;加快推動農藥企業兼并重組,以提高產業集中度,按照“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則,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企業智能化改造,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加快實現大型企業主要產品的生產連續化、控制自動化、設備大型化、智能化監測;推行清潔生產工藝,抓好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力爭到2020年底,山東省農藥及農藥中間體的年生產力控制在35萬噸左右,實現銷售收入240億元、利稅30億元,其中環境友好型農藥產量達到70%以上。”岳文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