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屆臨安湖羊文化節暨“天目羴”羊肉品鑒會在臨安市大梁山山莊舉辦。品鑒會舉辦期間,以臨安本地飼養的羊為原料制作的烤全羊、羊肉串、涮羊肉等美食,讓來自杭州等地的上萬名游客贊不絕口。
近年來,臨安市結合“五水共治”,積極調整畜禽養殖結構,因地制宜發展草食動物。臨安市農業部門通過與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等單位合作,在湖羊的多胎性、筍殼青貯、疾病防控、標準化生產等方面開展產學研研究,使生產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省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臨安天目肉羊專業合作社在肉羊銷售、品種培育、技術創新運用、飼料采購、技術培訓等方面為社員提供服務,帶動了入社農戶的肉羊生產,今年至目前,該合作社的肉羊銷售量已達2萬多只。
草食動物的發展促進了當地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有效減輕了環境壓力。臨安是我省筍竹主產區,每年加工竹筍后產生的筍殼近8萬噸。以往,這些筍殼被隨意丟棄野外。如今,他們將筍殼加工成羊的飼料,不僅有效解決了筍殼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還降低了肉羊的飼養成本。臨安越強牧業有限公司、羅塘大塆里養殖場,分別養殖了2000多只肉羊,這兩家單位的負責人告訴筆者,把筍殼作為羊的飼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據統計,今年以來,該市用作肉羊飼料的筍殼、稻草、玉米秸稈等農作物廢棄物達9.05萬噸。
通過大力發展草食動物,臨安市畜牧產業轉型步伐明顯加快。2016年,該市肉羊存欄5萬多只,飼養量達10多萬只,均比2011年增長一倍以上。全市已建成省級種羊場2家,新增規模養殖場(戶)120多家,2家湖羊養殖場成功創建美麗牧場,以肉羊為主的草食動物產業年產值可達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