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老百姓的菜籃子的安全,重慶對轄區內農貿市場進行了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行動,檢測結果顯示,市民關心的“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均未檢測出,農產品合格率超九成。
種植業產品產品包括大家每天都要吃到的蔬菜、水果,已經食用菌類。
監測了璧山區、南川區、江津區、銅梁區、潼南區等5個區縣的34個蔬菜生產基地、3個超市和1個批發市場,抽取當地主要生產消費的8大類30個蔬菜品種、1個水果品種和6個食用菌品種,共計225個樣品,進行了甲胺磷、氧樂果、毒死蜱、對硫磷、甲基對硫磷等農藥殘留共58項參數的檢測。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4)標準判定,樣品超標總數19個。
其中蔬菜類不合格樣品11個,水果(草莓)不合格樣品8個,本次種植業產品綜合抽樣合格率為91.56%。主要超標原因為噻蟲嗪、烯酰嗎啉等幾種常規農藥超標,未檢出禁用和限用農藥。
市農委人士告訴記者,噻蟲嗪、烯酰嗎啉等幾種常規農藥,按國家有關規定可用于蔬菜生產,但生產企業和農戶應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規定,嚴格按照農作物生產技術規程,在安全間隔期后采收,避免農藥殘留超標。鼓勵使用低毒低殘留和生物農藥,嚴禁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和高毒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