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記者在忻城縣中醫院市場路口,看到道路兩邊擺放著一車車新鮮又飽滿的珍珠糯玉米棒,過往群眾紛紛搶購,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天已經賣完第二車了,我還想回去要一車。”正在收拾玉米皮的城關鎮板河村村民莫大嬸介紹,她家今年種了5畝珍珠糯玉米,每天能賣200公斤,按每公斤6元計算,一天收入1200元。
旁邊另一個阿姨也說,這幾年來忻城旅游的人多,玉米棒比較好賣。種玉米一年可種春夏秋3季,到了11月,玉米收完后,還可以再種一季榨菜或油菜,一畝地每年至少能賺1萬元。隔壁村看到效益好了,現在也紛紛種玉米,昨天還請她去傳授經驗。
農戶之所以熱衷種植珍珠糯玉米,還與忻城出臺“種糯玉米有補貼”扶持有關。
2016年,該縣以自治區實施現代特色農業“10+3”產業提升行動為載體,在鞏固金銀花、甘蔗、桑蠶等傳統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投入1000多萬元發展珍珠糯玉米富民產業,每畝地補貼200元。目前,該縣珍珠糯玉米種植面積達8萬多畝,計劃用3年把忻城打造成“珍珠糯玉米之鄉”。
近年來,忻城縣結合現代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特”和“一縣一業”,農民增收效果明顯。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4元。
該縣將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不斷引進新技術,發展新產業,打造富硒玉米、富硒百香果、富硒牛肉制品等一系列富硒綠色知名品牌,形成品牌效應,促進全縣經濟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