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本輪強降雨仍在持續進行。截至目前,歙縣近三天總降水量超200毫米,當地多處菜地農田也出現積水。該縣農技人員奔赴各大棚蔬菜基地,指導搶收成熟蔬菜,保障蔬菜市場供應。
“你看,這個大棚入口處的積水已經有五六公分深了,要立刻把這個豁口堵上,不能再讓水流進大棚了,不然的話,大棚濕度會持續提升,蔬菜根莖也會被水浸泡,影響蔬菜品相并進一步誘發病蟲害……”6月13日一早,歙縣農藝師童秋云就來到桂林鎮竦口村千畝大棚蔬菜基地,指導菜農對大棚進行加固、加膜、清溝瀝水。眼下,正是基地內蔬菜品種的換茬期,連續的降雨給菜農采收蔬菜增加了難度,部分大棚內的壟溝積水已沒過鞋背,也明顯加重了大棚內的濕度,不利于成熟蔬菜的保存。連日來,基地組織了大量人手,抓緊成熟蔬菜的搶收,保障市場供應。與此同時,位于該基地內的歙縣超凡種植專業合作社也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菜農,他們把冒雨搶收的玉米、茄子、豇豆、毛豆等成熟蔬菜運送到這里,打包發往市場。一個上午,合作社的收購量就達到了兩萬多公斤。合作社負責人吳輝表示:“近期的降水對蔬菜價格影響不是太大,像甜玉米的批發價格才塊把錢一斤,豇豆大概也就七八毛一斤。現在供應量很大,每天從我這里出去都有幾萬斤蔬菜。”
根據當地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降水將從6月14日起逐漸停止,并受西北氣流控制,歙縣將以多云到晴的天氣為主,氣溫有所回升,午后最高氣溫在30℃左右。針對這一氣象變化,童秋云也對蔬菜大棚管養提出建議:天氣轉晴后,不能立刻把大棚掀開,要進行適當的遮陰。因為前段時間,蔬菜根系長期泡在水中,如果突然把大棚掀開,葉片水分蒸騰過快,將導致葉片萎蔫。同時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