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遼寧省朝陽縣楊樹灣鎮平房村,一陣陣低沉的牛叫聲打破了村子的寧靜,養牛棚內的工人們正忙碌地將一摞摞料草分放到槽子里。自從去年發展養牛場以來,平房村發生了大變化,“小牛棚”成了村里的“大靠山”。
平房村有8個村民組,共747戶2472人,耕地面積535公頃,種地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2016年5月,平房村換屆新成立了村班子。為整合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村書記發動村班子成員5人,每人以5萬元資金入股成立集體養殖場,不但能使村里收入有保障,還能帶動村里貧困戶整體脫貧。
說干就干,村干部很快籌集了25萬元資金,經協商后又以村部名義另外出資9萬元入股,并吸納全村貧困戶、貧困人口以政府發放扶貧金為入股本金,確立最終按入股比例取得收益的分成標準。
最初,村里只建設了一棟牛棚,雇人來飼養。經過一年的發展壯大,當初的牛棚已經發展成為如今的養殖小區,規模也逐漸擴大,共養殖肥牛47頭,總價值達50萬元。去年,該村27戶72人步入脫貧行列。
今年初,在鎮里的支持下,該村又投資30萬元逐步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發展速度,擴大養殖品種,養牛、養雞、建豬舍,成立養殖合作社。目前,平房村新建養豬場已經竣工,該豬場豬舍面積500平方米,輸入優良豬種300頭。村民以“專業養殖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入股合作社,預計2019年前平房村貧困人口將全部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