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左)在江蘇省沭陽縣青伊湖農場查看水稻生長情況(2017年10月31日攝)。
袁隆平在湖南省湘潭河口鎮的試驗田中查看低鎘水稻的長勢(2017年9月29日攝)。
科技正在中國掀起一場“飯碗里的革命”。
1月8日出爐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有3項水稻研究成果和團隊上榜: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等完成的“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袁隆平雜交水稻創新團隊獲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潘國君團隊完成的“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新品種選育及應用”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用不到世界8%的耕地養活世界20%左右的人口,糧食安全始終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主題。水稻育種技術的多項突破,不僅使水稻產量持續提高、種植地域大大擴展,更迎來稻米“量身定制”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