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走到饒陽的哪個鄉村,一望無際的白色大棚成了饒陽最耀眼的風景。去年以來,饒陽縣以打造“河北的壽光”為目標,舉全縣之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升級,蔬菜產業發展步履鏗鏘。
政策拉動。該縣2007年啟動百里棚菜長廊項目建設,整合扶貧、農牧、水利、交通等部門資金向百里棚菜長廊項目傾斜。長廊項目啟動第一年,縣政府拿出300萬元用于長廊建設,分別用于補貼新建棚室及貸款貼息、修路、打井、辦電,加強棚室區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項目區投入資金2.1億元,發展棚室2.7萬個,帶動群眾增收6.8億元,項目區55個貧困村中1.9萬個貧困戶通過發展棚室蔬菜實現了增收脫貧,滹沱河北堤棚菜長廊項目區已成為河北省設施蔬菜規模最集中的片區。
科技帶動。該縣聘請了5名國內蔬菜業知名專家為政府蔬菜顧問,常年來饒陽講課,解決群眾生產技術難題。同時,加強縣、鄉、村三級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做到種植大戶有專門的科技人員、技術能手進行“一幫一”對口服務,保持蔬菜產業的高水平發展。南北巖棚區被農業部、科技部確定為“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示范園”、“全國農民田間學校試點”,承擔了國家蔬菜科技星火重點項目和河北省蔬菜重大科技創新項目。
鏈條驅動。為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該縣啟動了100平方公里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引進和培育了綠科、康綠、眾悅、興地、冠志、青云食用菌種植、縣瓜菜市場等一批產業化龍頭項目。與此同時,通過聯合總社開展農超對接,先后與北京物美、京客隆、天津華潤等22家大型超市進行合作,日供京津鮮菜200噸以上,蔬菜供應量位居全省前列。
宣傳聯動。他們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組織人員赴外參觀、辦好“兩節一會”等措施,打造“饒陽蔬菜”的金字招牌,為發展蔬菜產業鏈奠定了基礎。自2013年全省農村工作會開展以來,饒陽蔬菜產業發展得到了廣大兄弟縣市的一致好評。截至目前,該縣已經接待來自邯鄲、保定、唐山、邢臺等20多個縣市的參觀學習,饒陽智慧農業發展贏得一片贊譽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