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過后,只見一條條灌渠、排渠襯砌一新,嘩嘩的水直接流到了田里。“這是農田毛細血管疏通的結果,感謝政府辦了一件大好事!”遂川縣黃溪村李大叔說道。
近年來,該縣緊緊抓住“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一科學論斷,認真規劃“小農水”工程建設。從影響農村發展和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針對過去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帶病運行等問題,創新小農水建設與管理模式,按照“群眾主體、政府引導、多元投入”的思路,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投資投勞,并采取“民辦公助”、“以獎代補”、“先建后補”、“一事一議”等措施,充分調動農民自建自管小型農田水利的積極性。隨著高標準農田改造等配套工程的實施,疏通了“毛細血管”,硬化了溝渠,改造過的水田方方正正,溝渠田埂筆筆直直,不僅水源沒浪費而且流速快,排灌更方便。
同時,鼓勵村組成立農民用水戶協會,把渠道劃段劃分到組,由各組共同管理,組員什么時候用水、用多少水由協會統一調整,還通過村民小組及時向用戶公布配水、放水情況,遇到疑難問題大家共同商量,有效杜絕了以前出現的搶水、偷水等水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