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婷婷国产v国产偷v亚洲高清,蜜桃av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絳州綠”——名揚市場的蔬菜“名片”

   日期:2015-05-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65    評論:0    

新絳縣蔬菜總播種面積31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7萬畝,產值超過16億元,蔬菜收入占到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的60%以上。“絳州綠”品牌蔬菜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和港澳市場。

仲春時節,萬木爭榮,生機盎然。

  行走于新絳大地,田野所見,是一排排銀色大棚,一座座大棚內,鮮紅的西紅柿,碩果累累;蒼翠的黃瓜,掛滿藤蔓,流動的清香孕育金色的希望。

  地處晉西南的新絳縣,汾、澮二河穿境而過,留下了這一片天造地設的沃野,種植蔬菜在當地歷史悠久。改革開放以來,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新絳蔬菜完成了由一家一戶種植到規模化發展的飛躍,實現了由粗放經營到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的升級。

  從2010年至今,新絳縣委、縣政府面對市場發展的新變化,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動態,大眾消費的新需求,適時調整蔬菜產業發展路徑,實施“以標準生產為主線、以市場運作為主體、以政府引領為主導”的工作思路,結合“一村一品”“一縣一業”戰略,狠抓產業擴規提質,在全縣興起了新一輪設施蔬菜產業發展新高潮。當年底,全縣蔬菜總播種面積31萬畝,設施蔬菜17萬畝,產值超過16億元,蔬菜收入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絳州綠”品牌蔬菜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和港澳市場,成功進入70多家大型超市,蔬菜檢驗合格率達到99%以上。

  A 適應市場新需求 為產業升級準確定位

  隨著各地蔬菜業不斷發展,作為令新絳人驕傲的蔬菜產業面臨的危機感一步步加深,新絳縣蔬菜產業如何實現“突圍”,成了當地決策者考慮的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為此,該縣縣委、縣政府經過深思熟慮,以“提質擴規、特色引領”為目標,以“解放思想、開拓視野、科學規劃、超前運作”為實現路徑的工作策略。

  從2011年始,該縣每年組織蔬菜生產重點鄉鎮村的干部和農戶代表參加山東壽光國際蔬菜節,先進的蔬菜品種,超前的管理和種植模式,讓大家思想為之一震。

  在解放思想的基礎上,該縣堅持高起點運作、大手筆規劃。聘請了中國農科院、山西農  大等科研院所專家對全縣蔬菜產業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出臺了《新絳縣“一縣一業”五年推進規劃》。一是把發展綠色、有機蔬菜作為蔬菜產業升級的重點。實施產地環境大整治,重點對蔬菜生產區的污染企業實施關停、搬遷,為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產地環境。二是突出區域特色。實施“一村一品”發展戰略。結合各鄉鎮的實際,因地制宜,連片發展,確定了西紅柿、茄子、黃瓜等八大生產基地,朝著“專、特、優”的方向良性發展。目前,全縣一村一品專業村發展200多個,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發展到85個。三是結合土地流轉,以示范園區為標準,進一步提質擴規。在土地流轉上,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平臺,全縣已合理流轉土地16.2萬畝,占到全縣耕地面積的31.1%。在土地流轉上,縣財政配套了獎補資金,對受讓方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00畝及以上,期限在10年以上用于發展當地主導產業、特色農業的,每個一次性獎補5萬元。對出讓方土地流轉期限在5年及以上的,按照每畝50元的標準一次性獎補。

  在規模種植上,對每建一個日光溫室協調貨款2-3萬元,對連片發展30個以上的,每棚補貼500元,并按基地面積大小分別獎勵5萬元和10萬元。在政策的推動下,該縣蔬菜種植面積三年來,每年擴大種植面積1萬畝。

  東木贊村以前是以糧棉為主的傳統農業區,調整產業結構后,已成為新絳縣新興設施農業基地,全村蔬菜面積達2000畝,合作社社員人均年增收5000元。依托“絳州綠”品牌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全縣涌現出龍興鎮的東木贊村、三泉鎮的孝陵村、古交鎮的丁村等一大批無公害蔬菜專業村,帶動了全縣蔬菜產業快速發展。

  B 適應現代農業新動態 創新產業發展新機制

  從新絳縣蔬菜產業的發展軌跡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這樣一個規律,那就是當地縣委、縣政府始終按照蔬菜產業的自身發展規律來進行科學決策。

  對照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動態,新絳縣委、縣政府引導群眾,把握發展方向,提出了“以工廠化理念發展設施蔬菜”的工作理念。實施“合作社引領,園區化發展、龍頭企業帶動”的工作機制。

  按照現代企業的標準,2012年,該縣對全縣蔬菜龍頭企業—“絳州綠”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改革后的絳州綠活力煥發。當年他們與世界種苗領先企業—荷蘭瑞克斯旺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建立省內先進的種苗推廣基地。在銷售上,公司在全縣十大蔬菜基地建立產地市場,在北京、西安、太原等地建立銷售窗口的同時,與北京的電商企業合作建立“絳州綠”蔬菜網絡銷售平臺。使其成為一個集種苗推廣、科技服務、市場銷售于一體的現代企業。

  在扶持 “絳州綠”公司的同時,縣政府積極鼓勵一批農村會管理、懂經營的能人,創辦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為農民進行物質供應、信貸支持、技術服務等產前、產中、產后各種服務的對接。目前,全縣每個蔬菜基地都建設了一批有資金保證、有技術服務、有銷售隊伍、組織能力強的蔬菜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發揮引領組織作用,使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全縣蔬菜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187個,成為帶動全縣“一縣一業”發展的生力軍。

  在示范園的建設上,縣委、縣政府集中土地整理、農業開發、水利、林業、農機、交通等項目,向蔬菜主產區傾斜,實施項目捆綁發展,蔬菜產業發展到哪里,項目就跟進到哪里,配套設施就服務到哪里,做到開發一個項目區,發展一處規模設施基地,富裕一方人民群眾。目前,全縣已建成泉掌鎮光馬清水蓮菜、北張鎮北行莊村設施蔬菜、橫橋鄉符村設施蔬菜、絳州綠設施蔬菜等6個新建現代農業示范區和泉掌鎮王守溫室蔬菜現代農業示范園改擴建項目,以及68個鄉鎮蔬菜生產示范園建設,充分發揮了核心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了全縣設施蔬菜的擴規提質和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發展。

  準備興建的現代設施蔬菜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區,是新絳縣農業委員會和絳州綠蔬菜有限公司合力招資的一個項目,項目總投資2億元。這個項目以高產、優質、高效為目標,采用高標準、先進技術和設備,生產優質蔬菜種苗,提高蔬菜產量和質量。項目達成后,年銷售收入可達3億元,實現利潤8000萬元。

  即將動工的山西晉南農產品商貿物流園項目是新絳縣委、縣政府的“十大強縣工程”之一。此項目建設是集自由交易、運輸、倉儲、配送加工電子結算、檢測檢驗、產品研發、技術培訓等于一體的農產品商貿物流園。項目總投資達12億元,園區建成后不僅可實現與西北、華北、中原等地大市場的“無縫對接”,而且可帶動周邊地方的農產品銷售,成為中國蔬菜瓜果大流通格局中的一個新的集散地。

  C 適應大眾消費新需求始終把握食品安全這個“綱”

  每逢有外地客人來到新絳,當地的干部和群眾都會自豪地端出自家生產的蔬菜,客人品嘗之后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這才是過去的味道!”的確,在新絳蔬菜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食品安全始終是決策者把握的第一個問題。

  全縣制定了無公害蔬菜生產操作規程,統一了生產要求;完善了質量檢測體系,把嚴了市場入口關;健全了質量追溯體系,嚴格實行了條形碼制度。投資400余萬元,建成了全省一流的農殘檢測中心,保障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控。

  同時,加快全縣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步伐,“絳州綠”公司先后引進并示范推廣了番茄、黃瓜、彩椒等42個新品種,引進了二氧化碳氣肥、黃板誘殺等10余項新技術,有力地提升了蔬菜產業發展水平,強化了品牌帶動的作用。

  在全縣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鼓勵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創建自己的品牌,對創建一個國家級著名商標的獎勵10萬元,對創建一個省級著名商標的獎勵5萬元。目前,全縣已注冊商標215件,其中,國家馳名商標及省級著名商標達到9件,有力地帶動了全縣“一村一品”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新絳縣目前有13個品種通過國家級無公害產地和產品認證,認證面積20萬畝,有5大類21個產品獲得國家級有機產品認證,蔬菜銷售輻射全國200多個縣,涌現出“絳州綠”等一批省著名品牌。新絳縣先后被評為全國標準化蔬菜生產示范區、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縣、中國果菜十強縣、首批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全省蔬菜產業“一縣一業”示范縣。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蓝旗| 枣阳市| 将乐县| 当阳市| 张家界市| 保亭| 阿坝县| 凤山市| 和龙市| 江永县| 灵山县| 上思县| 仁怀市| 平顶山市| 荆门市| 铜川市| 厦门市| 临海市| 塔城市| 增城市| 桂林市| 临汾市| 丰都县| 游戏| 静乐县| 西畴县| 民和| 福建省| 白玉县| 海南省| 司法| 昌吉市| 隆子县| 秀山| 毕节市| 蓝山县| 卫辉市| 肥城市| 天峻县| 荔波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