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沼液,大家恐怕都不陌生,但是沼液進入了智能溫室水肥一體化系統,就值得人們關注了。在初夏來臨之際,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齊生教授親自領軍,南京林業大學、皖西學院與項目建設方共同發起的“農林廢棄物資源化高效綜合利用項目”已進入最后階段,其中由北京三潤泰克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以“無土栽培模式中的沼肥應用”為目標的高端智能玻璃溫室項目,也即將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該項目占地一公頃,設定了基質果菜、管道葉菜、潮汐式花卉和限根果樹四個栽培區,全部采用荷蘭智能化自動控制系統,對溫室內部環境和作物栽培全過程進行自動反饋和調節,同時大量應用了物聯網技術,實現了作物成長過程的同步遠程監控,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和生產水準。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該項目的水肥一體化循環應用系統中,沼液代替營養液成為了灌溉主體,開始發揮作物基礎肥的作用。而沼氣作為清潔燃料完全取代燃煤,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亮點,初步實現了現代農業與藍天白云的攜手同行。據了解,該項目是針對大田秸稈等生物質原料中內在的組分特點,采用“組分分離,分質利用”和“生物量全利用”的理念,提出了生物質煉制的產業模式,通過采用自主研發的工藝技術、專利成果和成套裝備,實現了以清潔生產方式對農林廢棄物原料中的三大組分—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進行有效分離,首創了將半纖維素水解后的水溶液,經厭氧發酵后制得沼氣并發電,而發酵后的沼液因純度較高、結構組成穩定,完全可以作為無土栽培的營養液用于種植有機果菜和花卉,具有極高的社會意義和推廣價值。
【鏈接知識】
【什么是沼液】
沼液多為禽畜糞便或秸稈等生物質混合發酵而成,是人們廣為熟知的一種速效性與長效性兼備的生物有機肥料。沼液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各類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赤霉素、生長素、糖類、核酸及多種抗生素,還富含丁酸、吲哚乙酸、維生素B12等活性抗性物質,因此有著促進作物生長和控制病害發生的雙重作用。沼液的肥效是普通化學合成肥料的10倍以上,其水質特性極易被植物吸收,而且使用量過多也不會燒苗,因此不僅能完全取代化肥,還是生產有機食品的最佳肥料。
【沼液的作用】
● 用作肥料
沼液的水質特性使作物吸收極快,既有速效性,又兼具緩效性。研究表明,常施沼液,作物生長健壯,葉片厚度和果實重量顯著增加,品質顯著提高,可提高產量15-35%左右,可溶性糖平均高36%;對作物缺素癥,如小葉病有特效;同時改善抗寒生理,提高抗凍能力,堪稱“肥中之王”。
● 用來浸種;
浸種提高發芽率。
● 用來防治病蟲害;
沼液所含有機酸中的丁酸和植物生長激素中的赤霉素、吲哚乙酸以及維生素B12等,能夠破壞單細胞病菌的細胞膜和體內蛋白質,有效控制有害病菌的繁殖;沼液中德氨、銨鹽和抗生素,能抑制和封閉紅蜘蛛等病蟲害的呼吸系統,從而達到驅蟲、殺蟲、殺菌的作用。
對果樹腐爛病、輪紋病、干腐病、根腐病、斑點落葉病、霉心病、褐斑病、白粉病、黑點病、紅點病;梨樹黑星病;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櫻桃葉面穿孔病、葉斑病、流膠病;果樹蔬菜及大田苗期疫病、紋枯病等幾乎所有真菌、細菌病害均有明顯控制作用。
對蚜蟲、紅蜘蛛、白蜘蛛、地蛆、食心蟲卵、菜青蟲、甜菜夜蛾、棉鈴蟲等幾乎所有病蟲害均有顯著防效,常年使用沼液的作物能減少病蟲害防治次數(最少三次以上)。且無污染、無殘毒、無抗藥性,被稱為“生物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