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村的甜櫻桃賣得很不錯,以前都是我們自己采摘背到市場上去賣,市場變化大,收入不穩定,今年我們把櫻桃交由大禹農莊公司統一管理,顧客在網上就可提前預訂,櫻桃通過快遞公司24小時就到了外地顧客手中,我們再也不愁大櫻桃的銷路了。”家住四川大禹農莊附近的付猛笑著告訴記者。大禹農莊位于汶川縣綿虒鎮,是汶川縣政府著力打造的大禹文化生態莊園經濟的核心區域。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櫻桃樹映入眼簾,樹上果實個個果粒飽滿、色澤鮮艷。
“大禹農莊是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示范基地,2012年以來,我們通過支農再貸款定向對四川大禹農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放信貸資金800萬元,用于支持該農莊甜櫻桃基地、萬畝高山綠色蔬菜基地、階梯式活水冷水魚養殖場等項目建設。”人民銀行阿壩州中心支行行長鄭琨介紹說,通過金融的大力支持,該農莊已建成集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大禹農莊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綿虒鎮14個村寨發展甜櫻桃1347畝,同時,對周邊村民種植的甜櫻桃進行統一管理。通過召開現場產品推介會和在網上掛出甜櫻桃信息等方式,銷售甜櫻桃和吸引外地游客來實地采摘,甜櫻桃“足不出村”就銷售一空。依托互聯網優勢,汶川縣部分種植戶、合作社、龍頭企業也開始通過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以及微博、微信平臺,銷售當地甜櫻桃。入駐汶川縣的各大快遞公司開通鮮果快遞服務,確保甜櫻桃從樹上摘下后當天發貨,24小時內送達到北京、上海、廣州等省外客戶手中。據統計,5月中旬甜櫻桃上市以來,每天通過網絡銷售的甜櫻桃近5000斤以上。“互聯網+”的運用,讓全國“吃貨”們第一時間嘗到了最新鮮的汶川甜櫻桃。
據了解,“5·12”汶川特大地震前,汶川縣產業結構單一。震后,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人民銀行汶川縣支行緊跟縣域發展重點,圍繞建設“岷江河谷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這一戰略定位,綜合運用支農再貸款、合意貸款、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汶川縣金融機構注重以支持農村新型經營主體與地方資源稟賦和政府重點工作相結合、以支持農房恢復重建與特色種植業相結合。2009年以來,人民銀行累計向農信社投放支農再貸款49500萬元,引導金融機構累計投放涉農貸款1276587.04萬元,撬動政府產業項目、財政、扶貧資金向特色農業產業累計投入達 106974.27萬元。截至今年5月底,汶川縣甜櫻桃種植面積突破2.2萬畝,掛果面積約1.3萬畝,預計產量約500萬斤。按均價25元/斤計算,產值將達1.25億元,實現戶均增收達1.5萬元。汶川縣以甜櫻桃、青(紅)脆李、獼猴桃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特色農業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如今,汶川甜櫻桃產業正日漸成為汶川縣助農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種植已經輻射到理縣、茂縣、九寨溝、金川等縣的45個鄉119個村。實踐證明,汶川縣推廣“互聯網+甜櫻桃+金融”這種新型模式,不僅解決了金融支持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同時有效解決了特色農副產品的流通和銷售問題,達到了金融通過精準扶區域和產業的“貧”來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良好效果,對全國目前正深入開展的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