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北京的“菜籃子”,新發地承擔了北京近八成的農副產品供應,現有固定攤位5526個,日均車流量3萬多輛次、客流量達到5萬多人次,高峰期日吞吐蔬菜近1200萬公斤,果品近1500萬公斤。新發地的命運不僅影響著北京市民的“菜籃子”、“果盤子”,也牽動著眾多商戶的心。
近日,新發地村黨總支書記、新發地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發地確定不會外遷,將就地升級改造。張玉璽還表示,新發地的升級改造方案已基本批復,未來的新發地將變為北京市最大的公園式農產品市場。
根據張玉璽的介紹,新發地現有土地1680畝,其中的670畝土地將用于建設綜合性的農產品市場,包括冷鏈交易區、果品交易區和蔬菜交易區,其余的土地將全部重新規劃用作綠化,新發地的環境將有望煥然一新。
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目前,新發地市場的環境還是沒有擺脫臟亂差的局面。市場中隨處可見攤主們丟棄的變質蔬菜,路面也因為果蔬垃圾被踩踏而泥濘不堪。要完成將新發地改造成公園式農產品市場的目標看來并不容易。
新發地在升級改造中,不僅需要改變環境面貌,還在探索農產品市場新的發展模式。通過對國外農產品市場的考察,張玉璽認為,韓國農產品市場的發展模式比較適合新發地。不同于中國大批發市場的對口式交易,韓國的農產品市場采用的是拍賣市場模式。在這種交易模式中,各地蔬菜瓜果到市場后需要進入政府投資的農產品包裝市場,首先對農產品進行二次檢測,再包裝成為各自的品牌。然后,統一運到交易市場進行競價拍賣,分流到二級市場。
記者了解到,雖然新發地不外遷,但依然要承擔疏解人口的任務。河北新發地高碑店農副產品物流園作為保定高碑店市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重要項目,將于本月底正式營業,來自北京錦繡大地、新發地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2000多商家相繼簽約。高碑店新發地物流園一期占地2081畝,二期、三期規劃占地8000畝,全部建成后,將疏解相關行業在京人口30萬到50萬,每年減少1000萬輛車次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