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記者下鄉釆訪。所到之處,大部分果農都把剛采摘下來的蘋果,存入了冷庫。問其原因,果農們回答:今年收購客商少,蘋果產量又高,去馬路旁售賣,車多又不安全,不如存入冷庫方便。
而在山東省招遠市畢郭鎮,記者卻見到了另一番景象:百十來畝的果品市場,人山人海,上百輛大小車輛載著大紅蘋果,絡繹不絕地駛進市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正在挑選稱心的蘋果。而賣了蘋果的果農們則笑逐顏開,他們說:今年蘋果價格雖低,但是賣到手的錢才是錢,知足了。
據了解,這個市場日銷蘋果幾十萬斤,對果農來說,既方便又安全;對客商來說,蘋果種類繁多,規格齊全,可以滿足各個層面不同的需求。
煙臺蘋果全國聞名,蘋果產量連年遞增。前幾年,果農朋友確實賺了錢,這要感謝冷風庫、氣調庫等新設備,它們的出現使蘋果保鮮時間大大延長,給蘋果入市增加了緩沖期。但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國際經濟整體下滑,蘋果出口量急劇減少;國內市場又消化不了這么多的蘋果,導致價格一路下跌,果農收入也減少了許多。再者,果農們把大部分希望寄托在冷風庫、氣調庫,希望靠這些新設備與市場打個“時間差”,他們有這種意識是對的,但是,市場經濟講究供求,市場飽和了,同樣價格誰出手快,誰就獲益;誰出手慢,誰就吃虧。
老百姓講不認死活扣!希望各級政府把農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幫農民打好蘋果“銷售戰”,像畢郭鎮那樣,引導農民建立固定果品交易市場,取締馬路市場,誠招全國客商,為果農營造安全出售果品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