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陜西省以調整品種結構、進行標準化生產、發展綠色有機果品為重點,積極實施果業提質增效工程,果業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步伐加快,果業布局、結構更加優化。
千陽縣創辦蘋果“田間大學”
2015年,陜西省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達1057萬畝和1100萬噸,分別較“十一五”末增長17.2%和28.5%。
近年來,千陽縣放眼全球蘋果產業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堅持用工業化方式發展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現代矮砧蘋果和苗木基地,探索出了“政策支持引導、新型主體推進、矮砧技術支撐、田間大學培訓、標準品牌創新、產業融合發展”的蘋果發展“千陽模式”。
千陽縣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千陽蘋果試驗站專家團隊等科技力量,創辦了蘋果“田間大學”,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現代農村實用人才,成為千陽現代果業發展的“領頭雁”。
千陽縣著力推進生產規模化、科技集成化、作業輕簡化、產品標準化、果農職業化和品牌高端化,縣內工業園區和農業園區務工人數達到1.63萬,拉動全縣農民年人均增收3240元。
眉縣獼猴桃搭電商“順風車”
據悉,2015年陜西省獼猴桃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達到93萬畝和120.59萬噸,分別較“十一五”末增長31.3%和91.6%。
寶雞眉縣形成了集生產、貯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1戶,發展獼猴桃專業合作社146戶,認定家庭農場40多個,建設各類貯藏冷庫2940座,貯藏能力達19.6萬噸,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30多個大中城市。
在搭上電商“順風車”后,今年眉縣獼猴桃網上銷量暴增。其中一家企業,“雙11”當天銷售額就達到260多萬。